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如何培养自控力 让孩子自律 自强 自信?

如何培养自控力 让孩子自律 自强 自信?

时间:2023-08-21 18:28:37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自控力 让孩子自律 自强 自信?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有这样一则新闻,湖北荆州一老人称去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存的10万元养老钱没有了,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孙子偷偷充了游戏。这并不是个案,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类似的报道,甚至家里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对于这样的行为,其实孩子们是知道不对的,可为什么还会去做呢?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自控力的表现。什么是自控力呢?就是一个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能主动掌控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情绪和行为。而自控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而且是在婴儿时期就要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书《培养儿童自控力》,简单的文字,深刻的内容,和家长们分享下。

作者付小平,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着名报刊专栏作家,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咨询和培训工作。《培养儿童自控力》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家长们做到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各个时期,并在养育的过程中让孩子发现自己超越自己,由内而外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信、阳光、幸福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索自控力的奥秘。

揭开“熊孩子”的面纱早期自控力好的孩子更加自律,更愿意投入学习,很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欢迎。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成年后的社会能力、应对挫折以及压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很强。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行为,比如爱发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甚至会发展到更严重的暴力、酗酒、吸毒等等社会性问题。这些具有与道德、和谐以及法律相悖行为的孩子,都被贴上了"熊孩子"的标签,并列入到了"高风险孩子"的行列。究其根源,"熊孩子"却并不是一出生就"熊"的,他们的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个人价值与社会相协调的能力都是可以在婴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并且有相关的科学依据。人的大脑分为"脑干"、"大脑边缘"、"大脑皮质"三个部分。脑干是支配冲动行为的中枢;大脑边缘是冲动中枢,支配恐惧、愤怒、嫉妒等复杂性情感,然后发布行动命令;大脑皮质则是负责抑制大脑边缘所产生的冲动行为。尤其是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眼窝前额皮质",会将理性的命令传达到大脑边缘,从而控制例如仇恨、憎恶、不安等情绪的爆发,控制自己不要行使暴力。由此,眼窝前额皮质被人们称为"自控力中枢"。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临界期三岁之前,过了三岁,基本就不再发育了,所以,儿童三岁前的行为规则的培养至关重要。

孩子的认知、语言、动作还没有完全发展之前,是通过成人的引导辨别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并在不断地提醒下,记住符合社会性发展的行为规则,使他们慢慢理解和内化这些规则。当孩子的语言和记忆发展到可以记住成人的要求时,即便没有外界的监督,孩子自己也可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所以,三岁前的孩子的自控力中枢必须要构建完成,过了这个时期,掌控记忆力、判断力等能力的新皮质发育起来,大脑的重心就转移到此,新皮质存储了之前的知识,孩子通过这些知识和周围环境建立联系,用已经完成的自我控制系统适当地控制大脑边缘的冲动行为,独立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主观的道德、期望、标准和规则。因此,不想让孩子成为"熊孩子",就要把握住三岁前的早期教育。

如何培养自控力学会放弃和忍耐婴幼儿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越是满足他,他的需求和欲望就越升级,没有绝对满足的时候。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自我控制机制还不发达,具有一定的冲动性,所以需要一定的外力去干预,让他懂得放弃,并不断地重复这种放弃训练,让孩子练就强有力的控制系统。比如一岁前"规律喂奶",会断了孩子想要什么就立即得到的念头,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出固定的时间,改变"要了就给"的喂奶法。去超市或商场购物,要在出门前和孩子约定好只能买某一样东西,如果孩子想再买其他的,要告诉孩子等到下一次才能买,并且态度要坚决,不能轻易动摇。随着注意力和心理表征方面的提高,孩子在抵抗诱惑力方面会内化一系列自我指导战略,使得自己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得到提高,让自控力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积极发展利他行为人始终是社会性动物,无论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与他人交往,这就涉及到是否愿意把原本的"自我"上升到"超我",做一个乐于分享、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人,也就是让孩子发展利他行为。而要发展利他行为,就必须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学会感同身受。父母可以利用游戏或者真实场景,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情绪,或者在孩子的某个情绪爆发之际,借机告知其他人受到此情绪影响的后果,增强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乐于助人也是利他行为的表现,让孩子从小心存善念,能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就需要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同时积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善事,并在做完善事后及时表扬,从而强化善念,把善念整合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当中去。做时间的主人时间是最公平的,它分配给每个人的都是一天24小时,但是会管理时间的人要比没有时间概念的人利用时间的效率要高,自觉性也更高,自我控制能力也更强。如果孩子较小,还缺少对时间的感知,家长要根据生活规律告诉孩子"到吃饭的时间了"、"到睡觉的时间了"、"到洗澡的时间了"等等。也可以在家里挂几个时钟,并通过一些行为和具体的时间做对应,让孩子切身感受时间的长短,比如穿衣服需要五分钟,吃饭需要半小时。当孩子已经对时间的意识逐渐增强,可以试着培养他分配时间的能力,并养成遵守在分配好的时间内做某事的习惯。

找回原本的自己每个父母都想做最为合格的父母,这一点没错,但是一些父母把孩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把孩子的成功和自己教育的成功连接在一起,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梦想之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完全失去了自我,孩子也因为在这样紧张的关系里慢慢窒息。好的父母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因为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做的只有张弛有度的爱、支持、包容和适度的指引。孩子的未来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的,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名”和“利”,给孩子套上沉重的枷锁,要知道,真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觉察,并愿意为自己的价值和荣誉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如此,父母亦如此,真正的好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心里装着孩子的同时,也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我们不只是为了孩子而活,也要为了自己而活,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继续走上追梦之路,都未尝不可,把自己的思想真正解放,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来个总结父母要学会在爱与自由里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从外力指引到内化自控力的意识,从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掌控自己人生的幸福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要迷失自我,失去原本的快乐,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在温馨的环境中静待花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