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浅浅教语文 探寻“碧波深处之珍奇” ——陈小林名师工作室“肖培东老师专题讲座”活

浅浅教语文 探寻“碧波深处之珍奇” ——陈小林名师工作室“肖培东老师专题讲座”活

时间:2022-09-19 15:54:13

相关推荐

浅浅教语文 探寻“碧波深处之珍奇” ——陈小林名师工作室“肖培东老师专题讲座”活

寄语辛勤寻宝者,碧波深处有珍奇。”学无止教,教无止境,只有潜向“碧波深处”才能求得语文的真谛。这是肖培东老师自勉的一句话,也是陈小林特级教师勉励工作室学员成长的心声。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室学员专业素养,助力光谷语文教育的发展,6月11日下午3点,由特级教师陈小林组织并主持,全体光谷语文教育同仁相聚“云端“,分外荣幸地聆听了全国着名教育专家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专题讲座。

报告伊始,肖培东老师以优雅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首先向深处疫情中心的武汉教师表达了关怀与感谢,随后向全体光谷语文教师从“语文课程”“语文教师”“语文课堂”三个方面娓娓道来他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理念。

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朱自清的《匆匆》,分别处在小学段,中学段应该怎样教?肖老师的提问发人深省。接着,肖老师讲述他在教育实践中的听过的《看云识天气》《秋天的怀念》《东方之珠》《斑羚飞渡》等课程,指出这些教师因为过分强调文本内容的挖掘与迁移,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而将语文课讲成了班会课、演讲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等,表面上生动无比,实质上并未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

那么,怎样上好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呢?肖老师强调,应该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老老实实教语文。通过文本解读“人文道理”,将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素养化为学生成长的明灯,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课堂重要的使命。

解读完语文课程的本质后,肖老师提出“扎扎实实品语言”的主张,强调语文教师要对语言文字敏感,要注意文本语言的前后衔接,要做文本语言的知心者,只有这样,语文教师的语文课才不需要过多的其他学科资料的填充,才能实实在在教语文。例如,课文《猫》中,“它定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倒装句的表达,传递的是作者复杂的心理;课文《春》,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秘密地斜织着”,教师不应浅显的解读成用比喻句生动写出了春雨的柔软、细密的特点,而应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捕捉春雨像牛毛一样柔软,像花针一样亮亮晶晶,以及与“斜织着“的衔接。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子在悬崖边的对话,《紫藤萝瀑布》中的“我在开花,她们在笑”,《老王》中老王与杨绛的对话等内容,均是以教师非凡的捕捉力、观察力、鉴赏力和教学力,潜入到语言文字深处,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动,与语言建立深刻联系。

最后,肖老师指出: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心中有语文,眼里有学生”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有足够的收获。教师在课堂上要注视学生的眼睛,要聆听学生的优点、困惑点,、错误点,引导学生真正的钻研语言文字,学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具体课堂实施时,要有主问题意识,课堂问题要少,问题之间应有思维链。语文来不得浮躁,课堂要沉浸在语言文字里,教材里。

“老老实实教语文,扎扎实实品语言,真真切切教学生,灵动灵活讲艺术是肖老师对语文教师的寄语。肖老师报告演讲结束后,武汉光谷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中祥老师对此次肖老师的报告做了精彩点评。他说,“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是一位卓越教师的个性化思考,是一位勤勉行者的理性化实践,是保住底线的教学宣言,是攀登高峰的坚固墙基,是针对浮华和喧嚣发出的稀世之音。是深入研究之后的化繁为简,是心灵悟透之后的了然而行。教师浅浅地教,学生才能开心地学,持久的兴趣与爱好才能一天天养成,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才能在优良的语文教学生态中舒展身姿、愉悦心灵、享受幸福。最后,张主任勉励全体光谷语文教师,要志存高远、倾情投入的同时,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点理性反思,真真切切做研究,老老实实教语文,让语文教学的田间地头常常有我们老师和学生的自由之身和愉悦灵魂。

附:【导师致辞】

陪着学生,趟过那条浅浅的河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张中祥

很遗憾,我与肖培东老师还未曾谋面,以前肖老师到光谷讲课时我因有事未能参加,但是我听到了大家对肖老师的赞誉和好评。

很幸运,我能在陈小林名师工作室的首次学术分享活动中聆听肖老师的智慧之声和现场指导,感谢陈特和肖老师为光谷语文人提供了一场走心的学术营养餐。

“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这是一位卓越教师的个性化思考,这是一位勤勉行者的理性化实践,这是保住底线的教学宣言,这是攀登高峰的坚固墙基,这是针对浮华和喧嚣发出的稀世之音。

“浅浅地教”,是深入研究之后的化繁为简,是心灵悟透之后的了然而行。教师浅浅地教,学生才能开心地学,持久的兴趣与爱好才能一天天养成,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才能在优良的语文教学生态中舒展身姿、愉悦心灵、享受幸福。

我们希望教育具有美好的姿态,我们希望语文教学拥有优良的生态。尊重原生态,构建优生态,勤学精思,兼容并蓄,光谷语文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这一方天空,需要热情投入,需要智慧付出,需要引领方向的旗帜飘扬,更加需要保住底线的理性城防。

教育首先是一种陪伴,这种陪伴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也包括物质层面的互动、交往和促进。作为母语学科,语文最应该巨有生命的温度。

这次疫情,让我们见识了线上教学的便捷与丰富,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工具与技术,但是也让我们明白了学校教育的生命意义,让我们理解了课堂教学的情义价值。我们的教学立足于置身现场眼神凝视,我们的教学侧重于身心陪伴真诚互动,语文老师的工作具有技术和机器无法简单替代的生命之能量!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优生态,首先是希望大家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做学生良好语感的奠基人,让朗朗书声充盈我们的课堂,让盈盈笑声回响在我们的耳畔,让学生在多年以后还铭记你在他的心坎之上。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优生态,还希望大家在志存高远、倾情投入的同时,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点理性反思,真真切切做研究,老老实实教语文,让语文教学的田间地头常常有我们老师和学生的自由之身和愉悦灵魂。

不故弄玄虚,不贪多求快,挽起裤脚,牵起小手,陪着学生,趟过语文这条浅浅的河,他们就能趟过生活那条宽宽的河!

【学员感悟1】

语文教学的境界

光谷实验中学 刘杨

我一直认为,教学是有境界的,听了肖培东老师的讲座后,这种感觉尤甚。

第一境界,教知识,只要分数。教学内容是课本上一个个知识点,教学方法就是把这些知识讲得透彻,仿佛面对一块大的食材,切成一个个小块以后喂给学生。让学生掌握透彻,考得高分,于是不断的重复教授、重复练习、重复测试。

第二境界,教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知识是无限的,学习是有限的,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是面向未来的素养要求。今天的考试卷,相比前些年注重课本知识材料识记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若想获得高分,学生仅仅记住教师教给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的老师会在课堂上教授一些既定的方法,如作文开头的技巧,品析句子的步骤。

第三层境界,教状态,调动学生情感。课堂中大量的与文本无关的拓展,沉迷于课堂的广度无法自拔,而忽略的课堂的深度,忽略了文本本身。而课堂过程中大量的煽情,将语文课生生变成了思政课。课堂上,老师是深情的,学生是感动的,但落实到实处,却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

第四层境界,教语文,寻求语文的本真。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把握语文教学的性质,紧贴语文教学的特征,在听说读写的游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人生规划,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这时的教学就会变得大气起来。

前三层境界,在很长时间内都影响着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直到今天听到肖培东老师的讲座,我方感受到语文教学第四层境界的美妙。

在肖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总能时时感受到语文教育的真谛。去掉繁杂炫目的各种技巧,关注学科本身,关注学生本身。于是,在《山羊兹拉特》教学中,肖老师能慢下脚步,一遍遍的引导学生读一个字——“咩”,齐读,对读,演读,不疾不徐,一步步帮助学生感知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读是语文的骨血,但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有多少读书声?真真切切的教学生,不仅是交给学生知识,还要在学生与学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学生审美的兴趣和能力。于是,在《一棵小桃树》的课堂上,一位同学羞涩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时”,肖老师能耐心的引导学生从这个并不自信的回答中去寻找答案,“你能从‘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这句话中找一个字吗?”。这是怎样的一种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语言捕捉力?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智慧?这还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情怀?一个原本羞涩的孩子体悟了成功的自信。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肖老师说:“我希望我的教学如浅浅的小溪,缓缓而行,但又能溅起浪花掀起波澜。去尽浮华寻语文教学之本。一句话,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 而我想说,浅浅的教恰是深深地品、真真地读、实实的吸收、浓浓的爱,是对于语文教学本真的坚守,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

其实,我还从肖老师身上看到了教师的第五层境界:教自己,从教育境界走向生命境界,教育的态度就是自己生命的态度。

是的,课如其人,观肖老师的课堂,听肖老师的讲座,读肖老师的着作,愈发感受到:浅浅不仅是一种专业的态度,也是肖老师人生的态度。还记得肖特语录:”心,纯净了,你就能听到天地的生活回想.” 还记得肖特的呼喊:“多读书!”书香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任你喧哗精彩万分,我自读书岿然不动;也听说肖特朋友圈“卖苹果“的故事。爱,是流动的,在课堂之内,也贯穿于生命之中。

浅浅的生活,是肖老师告诉我们的——不喧不躁,不慌不忙,人生的清欢尽在这“浅浅”二字里。

喜欢肖老师的课堂:浅浅的,把语文扎扎实实地交给阅读;深深的,将课堂还给学生;静静的,等待学生的拔节成长。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却又能激起千层浪,万层波 。

喜欢肖老师的文字:诗意的,尽显语文教学之真味;宁静的,饱含人生漫漫之韵味。让人读着读着,渐渐地,洗去铅华,心灵走向和平,精神有了慰藉。如一缕清风,吹开了蒙在心灵表面的那层薄纱,品悟人生的况味。

喜欢肖老师行走的姿态:如竹如松,宠辱不惊,一身挺拔……让人望之,叹之,敬之,爱之!

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亦愿浅浅的度人生!

【学员感悟2

浅浅语文品清欢

——听肖培东老师讲座有感

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 李晨媛

“看着孩子的眼睛教学,别带他们走进无边的荒漠。“

这是浅浅教语文的提倡者、践行者、引领者肖培东老师的一句话,浅浅教学的本真,在于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形式,采取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所教授的内容中最本真的内核传递出去,使学生更快更轻松的领悟吸收。浅浅教学之所以定义为“浅“是因为它的课程切入口浅——或是文章标题,或是教材批注,或是预习提示,或是文章的关键词句,引领孩子走入绚丽多姿的语文世界,也正因其浅入,是小,是点,是能动全身,能大、能面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浅浅不是为浅而浅,而是为深而浅,达到的目标是深,素养的习成是深。浅浅也是一种智慧。

肖老师的讲座,围绕四个部分展开:老老实实教语文、扎扎实实品语言、真真切切教学生、灵动灵活讲艺术。聆听下来,你会感受到这位语文教育大家的匠心之所在,你会感受到在他智慧光芒之下的质朴实、业务实、求本真。在浮光掠影般的语文教学丛林里,有那样一位默默的耕耘者,告诉我们,不要急,不要追,不要被浮华绚丽迷失本性,关于语文,关于教育,关于人生,你只需要回归最初的本心,问一问,想一想,你还记得自己的教学起点吗?你还记得教学初心吗?你还记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吗?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肖老师郑重的重复了三遍,我也在听课记录上将它郑重的标红、加粗,这就是我们语文课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啊!每一次课,都问问自己,你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中国语言文字的教学活动来的吗?你能够让你的学生油然而生的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精髓和魅力吗?你的教学活动,是围绕语文最本质的听说读写来进行的吗?你带领你的学生进入文本了吗?文笔优美的当代作家林清玄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清欢“的文章,将他对于清欢的理解和喜爱缓缓道来:”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首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这一刹那间,我突然领悟到:浅浅的教语文,就是像苏轼、像林清玄那样的生活着啊!文人们只需一盏淡茶,一碟味道质朴回归自然的春笋野菜,一处宁静惬意的栖身之所,表达一种对于平静、疏淡、简谱生活的热爱,而教育者的课题,也理应是如此!再想一想自己的网名:”凡人心语“说的也是如此,做一名平凡、普通、快乐的语文人!这份教学的清欢,就在于教学初心的回归,品味语言文字活动的质朴、对平平淡淡语言依然保有的热爱与敏感,引领学生回归文本的老老实实。”插图上画的是哪一只小猫?“”你能分别给三只小猫取一个名字吗?“”如果这篇文章不用《怀疑与学问》做题目,只改用课文当众的某个短句、某个短语做标题,你会选择哪一个?“”你是如何理解‘熬’这个字?“这些问题,没有哪一个是看似高大上的,读起来甚至一点儿也没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的积淀,但它们是那么契合学生、那么契合文本,那么浅,又那么深!

浅浅的教语文,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你会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高贵的价值,浅浅的教学,是一种品味清欢的智慧!

撰稿:刘平

编辑:张 安

审校:陈小林

声明:小编尊重原创,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文中图片文字视频等无法全部核实出处,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小编联系删除,谢谢!

浅浅教语文 探寻“碧波深处之珍奇” ——陈小林名师工作室“肖培东老师专题讲座”活动纪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