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老北京人“北京京旗”

老北京人“北京京旗”

时间:2021-08-10 04:03:15

相关推荐

老北京人“北京京旗”

北京旗人 俗称“生活居住工作在北京八旗子弟”又名“京旗”

还有一种禁旅八旗或者叫禁卫八旗。保护北京城周边安全的驻防守护北京城的八旗官兵。

今天的老北京人有很多祖上是北京京旗(北京的八旗子弟)。

明朝时的北京设顺天府和大兴、宛平两县,城区分属五城兵马指挥使司,“五城”即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城位于正阳门内,皇城的两边。东城位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西城位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南城位于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北城位于地安门外往北至安定门、德胜门内。

每一城区内设若干坊,坊下设牌、铺,据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京城共有36坊,分别为:

中城:

南董坊、澄清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富坊、积庆坊。

东城:

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南居贤坊、北居贤坊。

西城:

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日中坊、金城坊、河漕西(坊)、朝天宫西(坊)。

南城:

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

北城:

孝忠坊、昭回靖恭坊、灵春坊、日忠坊、发祥坊。

每个坊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社区,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这里提到的“坊、厢、里”都是明初户籍管理的单位,实际上是同一概念,由于城市居民密度大,每个坊内人数众多,所以在坊内分为若干铺,每个“铺”相当于农村的“里”,以“铺”作为人口管理及征税的基层组织。明代的坊名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能够保留至今,只有极少数坊名保留下来,例如现在的宣武区境内仍有一个名叫白纸坊的地区。

到了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建都,将原来居住在内城的汉民强迫迁移到外城居住,将八旗军民安置于内城居住,“以左、右翼为辨”,“分列八旗,拱卫皇居”。内城东半部分为左翼,内城西半部分为右翼。八旗的具体分布区域为:两黄旗居住在北城,安定门内地区是镶黄旗住地,德胜门内地区是正黄旗住地;两白旗居住在东城,东直门内地区是正白旗住地,朝阳门内地区是镶白旗住地;两红旗居住在西城,西直门内地区是正红旗住地,阜成门内地区是镶红旗住地;南城是两蓝旗住地,崇文门内地区是正蓝旗住地,宣武门内地区是镶蓝旗住地。

左翼各旗的区域划分为:南起崇文门,北至东单牌楼,东至城墙根,西至金水桥是正蓝旗住地;南至东单牌楼,北到豹房胡同,东起城墙根,西至皇城根,是镶白旗住地;南起豹房胡同,北到府学胡同,东起城墙根,西到皇城根,是正白旗住地;南起府学胡同,北到北城墙,东起东城墙,西到鼓楼,是镶黄旗住地。

右翼各旗的区域划分为:南起宣武门,北到西单牌楼,东起金水桥,西到西城墙,是镶蓝旗住地;南起西单牌楼,北到羊肉胡同,东起皇城根,西到西城墙,是镶红旗住地;南起羊肉胡同,北到马状元胡同,东到皇城根,西到西城墙,是正红旗住地;南起马状元胡同,北到北城墙,东起鼓楼,西到西城墙,是正黄旗住地。

满清八旗的这种布局体现了某种上下尊卑的观念,八旗中两黄旗的地位最高,因此位于北城(中国人认为“北面为君”),两蓝旗的地位最低,因此位于南城,两白旗、两红旗则位于东西两厢。正白旗也是“上三旗”之一,因此位于东城的北半部。

在每一旗的区域内,又按满洲、蒙古、汉军的区别,分别由内向外划分居住区域,满洲旗人安置在紧靠皇城的地区,蒙古旗人安置在其外围,汉军旗人安置在靠近城墙的地区。以镶黄旗为例,满洲旗人的居住区为西到旧鼓楼大街,东到新桥东,北到安定门城根,南到红庙。蒙古旗人的居住区为:西到新桥东,东到东直门北小街口,北到北城根,南到汪家胡同西口。汉军旗人的住地为:西到新桥东,东到东直门城根,北到角楼,南到南小街北口(引自《(光绪)顺天府志》卷八)。

通过以上的布置,清政府将最信任的满族旗人布置于皇城四周,在其外围居住着蒙古旗人,将汉军旗人安置在靠近内城城墙的地区,而将汉人驱赶到外城居住,这样就使清代的北京内城几乎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但是,北京的内城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一座军营。首先,内城居民除了旗人外,还有一部分僧侣,清政府崇尚喇嘛教。内城的寺庙很多,僧侣们在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时,得以继续留居内城。僧侣的人数越来越多,到了乾隆初年,寺庙内已人满为患,僧侣们不得不居住在寺庙附近的民房内。

在清朝初年,清政府将原来居住在内城的商人和市民都强迫迁移到外城。但是居住着几十万旗人的内城如果没有商店和商人,也会给旗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清政府允许商人白天进入内城卖货,但不准在内城开设店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商人开始居留在内城的一些寺庙里,后来又开始搭起店铺。据乾隆二十一年时的记载,内城已开设猪肉铺、酒店等各种店铺72家,此外还有“指称售卖杂货,夜间容留闲杂人等居住店座44处”、“专租人居住店座15处”。虽然清政府谕令“除将猪、酒等项店座应准其开设外,其余客人居住店座一概移于城外”。但是实际上是禁而不止,到了咸丰三年时,内城的各类店铺已达到15023个。

清初北京内城是禁止开设戏园的,因为声色娱乐最容易使八旗军队的斗志涣散,可是到了乾隆三十九年时,内城已有9座戏园,清政府虽然没有明令取缔,但是规定“不准再行加增”,而且下令“嗣后无论内、外城戏园,概不许旗人潜往游戏”。清政府显然是想以截断客源的办法让内城的戏园自生自灭,然而对旗人来说,看戏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到了嘉庆四年,内城的戏园又日渐增多,清政府虽然下令一概禁止,但在实际执行时,却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办法,实际上等于是放任自流了。

内城中还居住着一些汉人官僚,他们是经过清朝皇帝御准的高官,大多在内廷供职或担任大学士,或在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章京,总而言之,都是皇帝十分宠信的汉人。到了嘉庆年间,也有一些汉人官僚在内城租赁房屋居住了。可见不准汉人在内城居住的禁令已开始解禁。

清朝初年,八旗是严格按照划分的区域居住的,后来因各种原因,旗人的居住地点已经变得比较杂乱,甚至连外城也有少数旗人居住了。

到了清朝末年,不允许汉人购买旗人房产的禁令已成为一纸空文,更多的汉人(大多是高官、显贵和富商)移居内城,连外国人也可以在内城自由购买房屋土地。

北京京旗就是生活在天子脚下的旗人,有在北京为官的家眷、亲属。有当年祖上随满洲八旗入关的旗人。

满洲人一生最看重的四个词——祖宗

满洲人一生最看重的四个词——家法

满洲人一生最看重的四个词——体面

满洲人一生最看重的四个词——骨气

作者纳兰赫拉小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