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课程回顾|易经易学系列课程冬至篇(下)

课程回顾|易经易学系列课程冬至篇(下)

时间:2019-11-26 01:50:55

相关推荐

课程回顾|易经易学系列课程冬至篇(下)

课程介绍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华夏族群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的结晶。只因义理深奥,诠释繁多,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加之儒以神道设教,世俗借卦牟利,《易经》又被强加上神秘、迷信等标签,扑朔迷离,难求真相。

暨南大学易道哲学与六祖文化研究院院长龙吟先生独辟蹊径,认为“易经”原为远古时代华夏缔造者的“授时之则”和“运时之学”,在授时与运时之际,产生了独特的易道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易经》乃“时运之学”,重在研究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时运转换”。龙吟先生运用这把钥匙,将传统易学的杂芜繁复化为易知简行,使《易经》成为易学易用之物,进而让通过此道掌握易经的人“乐活易过”。

主讲人介绍

龙吟先生,国家一级作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易道哲学研究院院长,东方三圣国学研究院院长(香港)、国际学术研究院(澳门)名誉院长。龙吟先生系国学大师罗根泽和著名学者型诗人闻一多的再传弟子,曾列南粤八大重点作家之首。他长期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讲授历史文化和哲学、管理学高端课程,其中《易经与易道哲学》、《国学与商道》、《盛世国学》等列入多所名牌大学EMBA金牌课程。

易经易学系列课程回顾之冬至篇(下)

— 一画开天 —

伏羲是伏案思考的人,他想天地之间应该有所区分。于是他拿树枝在地上画了一道线——“地平线”,从此一画开天。这就是哲学所说的天地之间存在一个分野。这一画表明人开始对天、地、人进行思考,哲学出现了。伏羲的伟大就在于此。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是老子对伏羲“一画开天”的解释,“一”代表“天”。一画开天后,如何标记天和地?因此“一生二”阐释了天与地的关系,代表着地球是从天体中分离出来的。“二生三”则向我们解释了人是从地球繁衍而生的,老子回答了伏羲进一步的追问:“人从何处来?人又处于什么位置?”。而“三生万物”即曰“人生万物”,正是由于人的出现,继而产生了“万物”的概念,赋予了“万物”存在的意义。老子的解释非常精准到位。如果说孔子是从文字上解释易经,那么老子则是从道义和精神上解读易经。

“易”与“道”乃中国哲学的核心,不仅概括了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同样也能反映佛教的理念内涵。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天地呼吸,宇宙玄机。这就是伏羲“一画开天”教给我们的易学之道。

— 华夏的由来 —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中原的华夏族还是边远的少数民族,没有不顺从(周武王)的。而周武王统治的周王朝定都之地是丰镐二京,即今西安,是古时华胥氏族的活动范围内。关于“华夏”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暨南大学易道哲学与六祖文化研究院院长龙吟先生独辟蹊径,认为“华夏”的由来与中华始祖华胥以及人文始祖伏羲密切相关。

华胥,风姓,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相传华胥在雷泽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 ,生伏羲和女娲,传嗣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被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在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部族生存,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游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华文明史。“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 。学界普遍认为,处于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华山方圆百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而华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与“华”同)之外,还因为华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华山之阳。因此,华夏之“华”源于华胥之“华”。

— 山海经 易经= 华夏先民的行知书 —

学习《易经》必读《山海经》。《山海经》是“行之书”,《易经》是“知之书”,《山海经》 《易经》= 华夏先民的行知书。作为“行之书”,《山海经》又告诉了我们哪些“行”的奥秘呢?为什么现代各民族传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伏羲,而山海经则说是帝俊呢?帝俊的两位神妻,为什么在姓名上偏偏都要打上伏羲的烙印?

《大荒西经》记载:“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站在北回归线上,故“正立无景”。由此看来,中国人认识时间的节律正是从《山海经》开始的。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

——《大荒东经》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

——《大荒东经》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

——《大荒东经》

帝俊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国。

——《大荒南经》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海内经》

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海内经》

“俊”、“梭”、“逡”三字同源。结合龙吟先生之前所讲的内容,持“梭”织网之人是庖牺,“逡”巡慢行之人是边走边思考的人——伏羲,才“俊”之士是冬日闭关、伏案演易的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帝俊、伏羲是同一个人,即为华夏人民的祖先。

《大荒西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与日御(羲和)同为帝俊之妻,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羲和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生十日”,即天干纪日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最早源自于此。可以说,常羲和羲和是上古时代制定时历的女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