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震惊!心理学家研究乔布斯传记 竟然是为了做这件事!

震惊!心理学家研究乔布斯传记 竟然是为了做这件事!

时间:2019-02-20 02:57:16

相关推荐

震惊!心理学家研究乔布斯传记 竟然是为了做这件事!

在往期的推送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条件推理测验(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 CRT)的理论基础和测验形式,它是一种通过辩解机制(Justification Mechanisms,JMs)来测量个体内隐人格特质的测评工具。相信读过前两篇推送的朋友也已经发现了,要想开发出一套高质量的条件推理测验,对被测量特质相关的辩解机制的发掘是重中之重,本篇推送就是为了把这一主题给大家呈现出来。

往期推送链接:

我当然知道你在想什么了!

你为什么会以为你以为的以为?

条件推理测验的测量的是被试的内隐人格特质,这一测量目标实际上是通过对个体所具有的辩解机制的测量来达成的。辩解机制是具有某种内隐特质的一类人所拥有的“认知框架”的集合,这里的“认知框架”指的就是一种内隐认知偏差,比如:高攻击性的个体会优先获取带有敌意和攻击性的外界信息;高创造性的个体会过分夸大自己的点子对事物的影响等等…这些辩解机制是的启动是自动的,人们在使用辩解机制这种“偏光眼镜”去认识世界的时候还会浑然不觉,甚至发现不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出现了“差错”。

知道了辩解机制究竟是什么以后,我们如何把这种人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使用的“偏光眼镜”发掘出来,并呈现在条件推理测验的题干和选项中呢?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心理学家James(1998)提出的,他认为开发条件推理测验应该从前人的研究和学术文献入手,并用这种方法开发了CRT-A,即测量攻击型人格的条件推理测验。此外,另一位心理学家Schoen认为,从观察和研究典型个体入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研究乔布斯等人的生平和传记资料,他的团队开发出了CRT-CP(),即用于测量创造性人格的条件推理测验。

在开发测验时,心理学家去阅读“传记资料”可不是随便翻翻,Shepherd和Sutcliffe两位研究者在的时候就提出了利用“Gist”在开发CRT时对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Gist”其实就指是在阅读相关材料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和记录。他们认为,我们在阅读资料时不应该着眼于那些“异于常人的行为”,而是要把目光放在行为发出者的内心活动上,以下就是他们提出需要记录的“重要线索”。

发现不合逻辑的行为后:

行为的发出者在想什么?

他的语言或行为中是否隐藏着某种倾向?

他是否自动化地强调或忽略了某些信息?

发现行为发出者思维的疑点后:

为了增加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哪些信息被过分强调了?

为了在认知上减少自身行为的负面影响,哪些信息被忽略了?

这个人有没有在内隐地、自动化的“补充”一些信息?

当积累了足够多的“Gist”和材料后,对这些“要点笔记”进行再次的归纳和整理就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辩解机制的雏形了。当然,作者在这里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想要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注意两个要点。第一个就是要在思维过程中真正做到“设身处地”去体会行为发出者当时的想法和认知过程,还有一个就是有时候研究人员本身也会具有某些辩解机制,所以想要将辩解机制发掘的尽量完善还需要多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广泛阅读才能做到。

关于条件推理测验的开发我们就先简要介绍到这里啦,如果对这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感兴趣或者想进一步研究这种有趣的测验形式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们进行交流哦~

参考文献:

[1]James, & L., R. . (1998). Measurement of personality via conditional 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1(2), 131-163.

[2]Schoen, J., Bowler, J., & Schilpzand, M. (). 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 for Creative Personality: Rational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44(4), 1651-1677.

[3]Schoen, J., Desimone, J., Meyer, R., Schnure, K., & Lebreton, J. (). Identifying, Defining, and Measuring Justification Mechanisms: The Implicit Biases Underly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014920631988913.

[4]Shepherd, Dean A., & Sutcliffe, Kathleen M. (). Inductive top-down theorizing: A source of new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Rep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6(2), 361-380.

作者:铁螟

编辑:小荻

排版:Nemo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