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3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 7件国宝!甘肃“丝路孔道”亮相国博

3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 7件国宝!甘肃“丝路孔道”亮相国博

时间:2022-07-13 02:56:42

相关推荐

3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 7件国宝!甘肃“丝路孔道”亮相国博

今年1月20日晚的《国家宝藏》中,甘肃省博物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了他们收藏的三件国宝——“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画像砖”,其中有两件于5月16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啦!

虽然“铜奔马”没有亮相,但他的“弟兄”铜车马出行仪仗却有幸进京,可以说是惊喜异常。

此外,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发祥地出土的国宝青铜器,汉唐军事驻防古城池骆驼城的壁画,中国唯一被发掘的丝路驿站“悬泉置”的邮件、汉简,有着“东方卢浮宫”之称的莫高窟的经书、塑像……这些上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中的重要文物也有展出。

5月16日至7月2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协办的“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时间为轴,以文化交流为线索, 共展出甘肃省4个省直文博单位、11个市州38个文物收藏单位的精品文物5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22件(套,含国宝7件),二级文物94件(套),三级文物42件(套),差点把甘肃省重量级文物“搬空”。

这是目前为止,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大型展览。

那么此次“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都展出了哪些重量级文物?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马家窑文化前期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期待以久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在今年1月20日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吴磊演绎了这件文物的前世故事,他精心制作了这件彩陶,希望能让妹妹的灵魂变成天上的星星,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了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

而它的意义也非常不凡,它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人头雕塑中,最为精彩的一件;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它是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

此外,陶瓶口不走寻常路地塑成少女头像,齐耳短发、俏眼、修鼻、小口,瓜子脸,还有时髦的耳洞,这样的形象放到现在,依然可以称之为一个时尚美女。怪不得这件作品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而此次“进京”,它也不是全程都在,展期仅20天。

下面,就让我们在这位“千年美女”的引导下,看看此次展览的八个单元都展了哪些作品。

第一单元:文明序曲

本单元通过大地湾遗址出土早期旱作农作物粟、黍的炭化标本,早期彩陶以及陶片上的记事符号等,向观众呈现距今约8000年至5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揭示其在早期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黍、粟、油菜子标本 大地湾一期文化 大地湾博物馆藏

本单元第一件作品是黍、粟、油菜子等植物种子,旁边是刀、斧、骨针等用于采集和渔猎的工具,这说明,我们的先民在过着渔猎生活的同时,还兼营采集活动,原始农业也已有了一定规模。

绳纹红陶圈足碗 大地湾一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这个8000年前出现的碗的样子,和今天我们餐桌上的没什么不同。

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彩陶最早的区域之一,而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是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大地湾文化彩陶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彩陶。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大地湾一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彩绘符号陶片 大地湾一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钵中,发现画有彩绘符号和刻划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最简单的横道、竖道或斜线等组成,很可能是我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原始形态,换句话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该就在这里。

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

此外,鱼纹作为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距今7000——6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早期陶器中的鱼纹都很写实,鱼唇向上翘起,张大的嘴中还能看到牙。后来牙的数量逐渐减少,鱼头也开始变长,鱼身呈三角形或长方形,而到最后,鱼的牙齿、眼睛全部消失。鱼纹也由自然界中真实的鱼,简化概括成概念化的鱼,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先民之所以对鱼纹如此喜爱,是因为当时他们生活的地方与河近,鱼类是他们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

第二单元:彩陶之冠

从大地湾一期文化之后,“中国彩陶之乡”甘肃又经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等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彩陶文化体系和完整的发展史,而甘肃出土的彩陶数量巨大、器型丰富、纹饰精美、工艺精湛,极具艺术性。

其中尤以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为闻名,它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高峰,在世界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世界“彩陶之冠”。

红陶葫芦形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人头形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秦安县博物馆藏

鲵鱼纹彩陶瓶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鲵鱼纹是彩陶上流行的纹样。鲵鱼就是娃娃鱼,因有类人的特点,被先民当作神物绘制在彩陶上,多以“龙身人头”的形象出现,这也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

仰韶文化之后,出现了马家窑文化,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常见的纹样有旋纹、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等,这些图案纹饰大多与先民的自然崇拜有关。

锯齿旋涡纹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旋纹看起来像黄河的波浪,这与先民生活在黄河边有关。鼓是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是原始艺术发展的主要标志。

水波纹圆点纹提梁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提梁设计是为了提水方便。

变体神人纹筒状单耳陶杯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个杯子与我们今天使用的马克杯相似,设计精巧,握感舒适,纹样流畅,是4000-5000年前古人的日用品。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神人纹,也有学者称之为蛙纹,最后演变成几何纹样。

彩陶发展的末期,又出现了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年、诺木洪文化、沙井文化彩陶等。

网纹高圈足单耳彩陶罐 齐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人形彩陶罐 四坝文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陶罐,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彩陶有很大的区别,它塑造成一个男人站立的样子,这位男子身着短上衣,下着长裤,双手好象插在裤兜里一样,形成陶罐的双耳,最特别的就是他脚上的鞋,看上去完全是一双现代的高腰靴子,而且脚型巨大。

回纹双大耳彩陶罐 四坝文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陶罐上镶贴绿松石在彩陶文化中较为罕见。

双勾纹钩索纹彩陶罐 辛店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倒三角纹彩陶壶 沙井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第三单元:青铜之路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马家窑遗址就出土了青铜刀,但一直到青铜文化晚期,这一带还是青铜文化与彩陶文化并行,“这也意味着甘肃境内的青铜文化水平已经落后于同时期的其它地区了。”

马家窑文化青铜刀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青铜器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青铜器,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把金属刀”,这件器物表明,早在原始石器晚期,史前居民就已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尖端科学”——青铜冶炼术,由此可以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头几个开始抛弃石头,转而使金属的国家中的一个。

这件刀之后,齐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过刀、锥、凿、匕等小型生产工具,我国青铜时代揭开了序幕。

辛店文化人首形柄铜匕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我国最早的青铜人像雕刻,为青铜铸造业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坝文化球形石权杖头 甘肃省博物馆藏

石权杖头为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形态与近东地区的相近,由此可见这种石权杖头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而来。

沙井文化鸮首权杖头 甘肃省博物馆藏

鹰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崇奉的猛禽,鹰首权杖头应该是月氏或匈奴人的器物,是部族首领权威的象征。

沙井文化竹节状铜针筒(标号1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是月氏或匈奴人用于缝补衣物、动物皮毛的日常生活用品。

“父辛”青铜斝 商代晚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斝为一种贮酒器,此件青铜应为泾伯的战利品,或西周王室为表彰泾伯军功的赏赐品。

徙遽[jù]广僕[pú] 铜盉 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件青铜器的盖内有六字铭文“徙遽广僕 作父已”。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中生父”青铜鞷 西周 宁县博物馆藏

西周贵族中生父为其嫁到井国的长女所作的陪嫁。

阝爰 伯铜提梁卣 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藏

它奇怪的名字来源于底部和盖内刻的铭文。在同一件器物上有不同字形的铭文,说明它的盖和身是不同的人完成的,可能是多人分工合作,也有可能是某一部分遗失了,有人又重新制作补上。卣也是古代的盛酒器,装的是在祭祀时用的香酒,在盛酒器中非常重要。

第四单元:嬴秦摇篮

本单元讲述早期秦人与西戎的交流与融合。其中西戎文化为早期秦文化注入了活力,也加速了早期秦文化趋向稳定与成熟,并最终实现了对华夏的统一,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

“秦子”青铜镈钟 春秋 礼县博物馆藏

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共出土了3枚青铜镈钟,此镈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鼓部铸有28字铭文,大意为:秦子铸造了一套宝贵的龢钟和三件镈,其音优美动听,秦子受命在位,长寿万年无疆。而这套乐器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最完整的一套秦国乐器。

垂鳞纹秦公青铜鼎 春秋 礼县博物馆藏

国家一级文物,此四鼎出土时成组出现,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为一组列鼎。在青铜礼器中,鼎是最重要的器种,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在祭祀和宴飨的时候以奇数组合,与以偶数组合的列簋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蟠螭纹青铜簋(三件)春秋 礼县博物馆藏

蟠虺纹车型器 春秋 礼县博物馆藏

国家一级文物,是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器由盒体和轮轴两部分组成,又名 “四轮方盒”。盖面由对开的两扇小盖组成,盖沿四角嵌有四只可以旋转的小鸟,盖可开启。盒体下部有两对圆轮,轮可行走。这件器物的性质和用途说法多种,主流说法:一说是古代妇女放置首饰的首饰盒;一说为小型玩具;一说为挽车的微型器。目前以最后一说为最多。此器物的出土,为我们直观具体的提供了春秋中期交通工具制作水平的实物依据。这辆四轮车模型把四轮车的历史提前了2500多年。

对凤纹方壶

国家一级文物,与蟠虺纹方壶大小基本相同,形制相似,也是一套两件,整体造型十分精美。

垂鳞纹秦公铜鼎 春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造型上这件器物并没有特别的地方,但却是难得的青铜器珍品,主要就在于铜鼎腹内錾刻着六字铭文:“秦公作铸用鼎”。秦公铜鼎是迄今所知时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确的秦国青铜器。

秦人金饰片 春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多用于装饰青铜器,有祭祀的意义。

铜诏版 秦始皇二十六年 镇原县博物馆藏

秦王统一六国后,着手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及度量衡等问题,统一度量衡,需要废除六国故地大量的度量衡器,新铸造度量衡显然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官府在检定的度量衡上镶嵌铜版诏书,以加速统一度量衡的进程。此铜诏版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法令得以实施的直接证物。

蟠虺纹扁圆青铜盉 春秋 礼县博物馆藏

国家一级文物。全器饰各类动物共计三十二只,有圆雕,有浮雕,有镂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华丽瑰异的纹饰风格。

第五单元:千里走廊

本单元介绍汉武帝时期河西归汉后,汉廷对河西走廊的开发与经营。

彩绘木轺[yáo]车 西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轺车是古代的轻便交通工具。专供上层贵族、相、侯或者帝王乘坐。这件轺车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汉代木雕作品。整辆车由舆车、伞盖、御奴和马组成。车的左边是为官吏专设的坐垫,右边一位御车奴正在架车,说明了汉代森严的宗法制度。根据这辆马车的样式,是俸禄六百石至千石的官吏乘坐的。

《仪礼》简 汉代 甘肃省博物馆藏

《仪礼》简共出土469枚,是完整的书册,西汉经书的样本,《仪礼》的最古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且书写工整秀丽,是汉代墨写隶书的珍品,有“天下第一汉简”之称。

“白马作”毛笔 汉代 甘肃省博物馆藏

汉代毛笔的代表作。笔杆是竹子做的,中空,精细匀正。笔杆中下部刻有“白马作”三字,“白马”是制作工匠的名字。它适合在简牍上书写,笔杆后端尖头削细,还方便插入发髻。长度约合汉尺一尺,与《论衡》中记载的“一尺之笔”相吻合。

《相利善简》西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此简是一部汉代鉴别刀剑优劣的宝典。

医方简 西汉甘肃省博物馆藏汉代医治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的医方,其中针炙剌疗等方法也有记录。

《建武三年侯粟君责寇恩事》简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此简是东汉初年的一份法律文书档案,完整地反映了民事纠纷从诉讼、审讯和结案的整个司法程序,被认为是东汉时期西北地区基层法律诉讼的活态样本,也反映了汉代国家法律在西北边塞的施行。

在移民屯垦实边的举措下,河西地区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农牧并序”的发展格局。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大量中原民众的迁入,他们带来“二牛抬杠”、大型铁犁铧等先进农耕技术与工具,促进了河西走廊农业的发展。敦煌、嘉峪关、酒泉和张掖高台等地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砖上描绘的牛耕图、播种图、扬场图等正是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彩绘播种图壁画砖 魏晋 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藏 描绘一男子正往地里播撒种子的场景。

彩绘耕地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绘二牛驾直辕犁(俗称“二牛抬杠”),一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执鞭驱赶二牛耕地的情景。“与前面壁画的一牛抬杠相呼应,展现中原人迁入后所带来的先进农耕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彩绘坞堡射鸟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劳作之余,魏晋人的生活也十分浪漫。关于“住”,“坞堡射鸟图”中绘有两层建筑的坞堡,这时当时地方豪族居住的地方,而平常百姓也大都是独门独户,只不过住的是简易土坯房。此外,对于游牧民族的毡帐,汉族人也能接受。

彩绘“卧具”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画面以墨线勾勒出床的形状,床上还能看到床垫、褥子等卧具。

彩绘帐居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展现了墓主人身前帐居的情景。

木斗帐模型 东汉 高台县博物馆藏

汉民族墓主人随葬品,与游牧民族的毡帐相似,说明当时河西走廊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彩绘宴乐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再看他们怎么吃。“筵宴图”中,九位男子正围坐宴饮,其中一位侍者手拿一串烤肉串作递送状,旁边还有一人弹阮奏乐助兴,可见他们的吃也很讲排场。值得一提的是,汉魏画像砖上烤肉串的铁炉形状和今天街头常见的一模一样。

彩绘厨房人物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描绘墓主人家厨房一角,一女子在厨房忙碌的景象。

彩绘宰羊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绘一男子执刀宰羊的情景。

彩绘贵妇宴享图壁画砖 魏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绘五个女子宴饮的场景。

彩绘切肉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绘两个厨师在长几上一同切肉的情景。

彩绘烹肉图壁画砖 魏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绘两个厨师煮肉的情景。

彩绘木牛辎车 东汉 高台县博物馆藏

彩绘车马出行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关于行,“彩绘木牛辎车” 虽是随葬品,但与真车毫无二致,尤其车门和车轮的工艺高超,令人叹服。“车马出行图”绘有一人拉缰扬鞭驾驭马车出行,马车为双轮双辕式,与近现代河西的大轱辘车相似。

彩绘对座品茗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绘生活中闲暇时友人相约品茗的情景。

关于“玩乐”,闲暇之余,魏晋人可以弹弹琴,下下棋,喝喝茶,做件新衣服,邀三五友人外出游玩或射猎……大概是中原西迁汉人把世家生活的那些情趣也移植到了西北。“六博图”画的是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中间放有棋子,正在进行游戏。

铜獬豸 魏晋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獬豸,又名镇墓兽、公平兽,是法律诉讼时公正执法的标志。现在这一形象也常出现在执法公堂或执法者的衣帽上,象征法律诉讼的公正。

第六单元:丝路交响

张骞“凿空”西域后,丝绸之路成为使者、商旅往来的要道,使各国珍宝、东西文明在这里交流融合。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确保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对甘肃“丝路孔道”的维护,“邮传制度”就是其一。

根据出土汉简显示,从长安到敦煌的一千七百多公里路上,大汉官方共设置了80来个驿站,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供丝路上往来的使者们歇脚和补充物资,相当于大汉朝的官方招待所。

“悬泉置”是唯一被发掘的丝路驿站,此次展览展出了大量“悬泉置”遗址文物。

左一:出入关刾 西汉 敦煌市博物馆藏 记录了某官的妻子出入玉门关的文书。

左二:肩水金关签牌 东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签牌”是向前往其它郡县的人发放的一种通行证。

左三:“居延都尉府”封检 西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检是古代文书包装的标识,功能相当于今天的信封,封检即邮件封匣。

左四:甲渠候官检 西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两件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公文和邮传制度。

《驿使图》画像砖 魏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国家一级文物,中国的邮政标志。画中用写实手法表现了一位信使稳坐马背,手举棨传文书,奔马疾驰的场景,反衬出驿马速度的快捷与信使业务的熟练。其中棨传是驿使通过关门哨卡的凭证,飞驰中手持擎示,是为通关验符节省时间;此外,驿使脸上五官清晰,却独独缺少了嘴巴,意在表明昔日驿传的保密性。《驿使图》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

左:乌孙使者传食与传马简 西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右:马匹传食诏书简 西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说到驿站,就有迎来送往,史上鼎鼎人名的乌孙公主也曾是悬泉置的贵宾。《乌孙使者传食与传马简》,记录了悬泉置接待乌孙使者时所支出的粮食和马匹情况。《乌孙贵人传舍简》是解忧公主回长安途中,汉廷下诏要求沿途驿站提供食宿和车辆。

左:大月氏使者等传车简 西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右:大月氏使者等传食简 西汉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还有招待来客,上面的两个简记载的是御史大夫给悬泉置开具的一封传信,要求驿站为使者提供食宿和车辆。

驿站要负责传递诏书公文和军情急报,就得有马。马如此重要,饲养当然不能疏忽。《马匹传食诏书简》是皇帝下达增加各类马匹所食饲料的诏书,由此可见悬泉置在国家邮传系统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当时信息传递的通畅和有效。

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人呢?公务员出差,一天饭补能有多少钱?《悬泉置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列举了公务员出差的食单,主食有粟、羹,副食有牛、羊、鸡、鱼或酱,饮料主要是酒,种类多达十种以上。

悬泉墨书纸 西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肩水金关纸 西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除了简牍,悬泉置遗址还出土了9张带文字的汉纸,“肩水金关纸”是中国现存早期纸张的标本,将中国书写用纸的历史大大提前,比东汉蔡伦改造的书写纸早了—个世纪。此次展出的《悬泉墨书纸》,是一封1700年前的信。

丝绸是汉唐丝绸之路贸易中最名贵最重要的商品,是西域各国王公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在商人将丝绸转销西方时,也带来了各国珍贵的物品,如金银器、玻璃等。而散落在甘肃大地的波斯、罗马等国的金银币铅饼等国际货币,无不说明丝绸之路上贸易的繁盛。

上:鸟纹鎏金铜梳 唐 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梳上的模压纹饰制作技艺可能受到西方模压技术的影响。

下:鎏金银骑射狩猎纹铜叶鉓(2件)唐 甘肃省博物馆藏 受胡人影响,狩猎亦成为唐代王公贵族喜爱的活动之一,这件铜牌明显受到西亚风格的影响。

海马瑞兽凤鸟葡萄纹铜镜 唐 泰安县博物馆藏 这是唐时期流行的主要镜类,是唐代铜镜的珍品。

连珠纹扁壶 隋 甘肃省博物馆藏 扁壶上的纹饰常出现在波斯地毯和壁画、花瓶上,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融合。

镶绿松石金壶 唐 肃南民族博物馆藏 此壶与俄罗斯、中国内蒙出土的两件金壶工艺十分相似,具有明显的粟特金银器风格。

甘肃境内也出土了大量丝绸制品,既有中国风格,又具有一些明显的西方特色,反映了异域文化对中原丝绸制品的影响。同时,河西走廊出土的魏晋墓室画像砖上也有采桑、丝束等图像证明当时人们也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产自甘肃的丝织品亦通过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驼队转销西方。

织锦绣绢针黹盒 汉代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个针黹盒,内胎用苇制作而成,外面包以绢、锦等织物,内装有纺线锭、缠线板、线轴等,均是汉代珍贵的纺织工具。

贵霜金币 贵霜王国 甘肃省博物馆藏

波斯陴鲁斯王银币 约公元5-6世纪 张掖市博物馆藏

希腊文铅饼 约公元1世纪 灵台县博物馆藏

西汉当时为东方大国,为了增强对西域各国的贸易交流,汉武帝把其它国家的文字刻在货币上。

彩绘丝束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上绘制了四串丝束,与中原地区常见的生丝存放方式一致。丝绸是人们最为珍贵的财富,拥有丝绸的多寡,便是拥有有财富的多寡。四串丝束充满整个画面。

彩绘仕女开箱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砖上绘有一侍女从箱中拿取衣物的情景。

彩绘“采帛”、“木几”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中描绘的是一个几案上堆满彩色束帛的情景。

彩绘“会缋”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表现的是整整一大厢子丝绸,这几幅壁画意在展现墓主人生前的富足生活。

彩绘采桑图壁画砖 魏晋 高台县博物馆藏 图中绘制了两名女子采桑叶的情景,由此可见河西走廊的种桑养蚕和制丝业已有一定规模。

铜车马出行仪仗俑 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由38匹铜马、1头铜牛、一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外国人”(胡人)来华,“胡风”也逐渐影响和改变唐人的思想与生活。

模印胡商牵驼画像砖 唐 山丹县博物馆藏

图像展现的是唐代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奔波的景象,骆驼北上的货物袋子呈圆形,里面可能装载着丝绸等珍贵商品。

唐天宝某年王修智卖胡奴契 唐 敦煌研究院藏

彩绘胡人俑 唐开元十八年 庆城县博物馆藏 这是唐代游击将军家里蓄养的胡人,反映了当时胡人的生业形态。

三彩胡人牵驼俑 唐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生动再现了丝绸之路上的胡商形象。

汉通西域,汉王朝从西域获得了大量的良马,政府也设置有牧师苑,专门改良马匹,为汉廷培育军用马匹。甘肃也出土了大量与马相关的文物。

彩绘木马 西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件木马就是按照良马的形象雕刻的。

迎天马简 汉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藏

此简为汉昭帝平元年派使者到敦煌迎大宛“天马”的记录,“天马”即“大宛汗血马”。

彩绘天马图壁画砖 西晋 敦煌市博物馆藏

第八单元:佛陀之路

甘肃地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东段,是从西域到中原的“咽喉”与“门户”,作为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必经之地,佛教东传,在敦煌至秦州的沿线上,佛教石窟星罗棋布,形成了一条佛陀之路。“这一部分主要向观众介绍了汉魏晋唐时期佛教东传过程中在甘肃地区形成的不同面貌。”

西汉末东汉初悬泉浮屠简

一般来说,僧侣和商人是不可分割的伙伴,但从出土汉简来看,队伍中并没有僧人相随,直至“悬泉浮屠简”的出土,不仅印证了早期佛教传入的迹象,而且反映公元1世纪西汉末年很可能就有僧侣进入到敦煌民间。

高善穆石造像塔 北凉

此塔是黑色砂页岩质,整体呈圆锥形,由塔顶、塔身、基座组成,基座已失,是现已发现的中国模仿印度傅博塔的最早实例。此外,塔顶上的“七星”和塔基的“八卦”符号,显示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石雕佛传故事碑 北魏

“石雕佛传故事碑”属于中国古代的“造像碑”,此碑分三段,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佛祖释迦牟尼前世、今世和未来三世的12个故事,被视为“连环画的始祖”。

彩绘影塑供养菩萨像(两件)北魏

这组菩萨像高均为立姿,束发带冠,面容修长,体态端庄,具有魏晋时期典型的“秀骨清像”之风,揭示了佛教东传过程中文化融合的趋势。

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王令猥石造像碑

通高113厘来,分碑额、碑身、底座三部分,四面开窟造像。此碑上承北魏“秀骨清像”风格,下启隋唐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为北周纪年造像碑中的上乘之作。

王文超石造像碑 北周 秦安县出土 碑高96厘米,宽43厘米,厚12厘米

此碑四面皆有雕刻,碑两面及左右侧刻有发愿文,并有供养人王文超及家人二十多人的题名。这些造像题记不仅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民族风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也是难得的书法史料。其书法兼有汉隶、魏碑笔意,字体刚健、秀美,堪称书法珍品。

石雕弟子像 唐代 炳灵寺石窟出土

石雕为一年少弟子像,面部表情生动,表达了唐代雕刻艺术“以形写神” 的审美意趣,以及佛教艺术进一步融于社会世俗生活的发展态势。

石观音菩萨立像 隋代秦安县城出土

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种单体的观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时期,成为中国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开元十三年许愿绢幡

幡是佛教供养品,是供养人对特定菩萨的许愿画。一般由三角形幡头和自由飞舞的长方形飘带组成,飘带尾部或坠有重物。这些旌幡上的绘画常为人们想象中的形象:有一些绘制本生故事画,另一些则描绘单尊佛像。此次展出的许愿绢幡,应该是一位康姓女供养人或康国人为家人祈愿康健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