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陈伯坛: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

陈伯坛: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

时间:2021-12-25 21:45:44

相关推荐

陈伯坛: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名文炜,榜名伯坛,广东新会外海(今广东江门市郊外海乡)人,是广东近代著名的四大名医之一(与之齐名的有赵鹤琴、黎庇留、陈月樵),也是岭南近代伤寒学派的鼻祖。

陈伯坛在开始行医时就告诫自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出生在一户并不富裕的人家。身为家中的长子,他自幼聪颖过人,刻苦好学,是家里的期望。

医教并馨,启人门径

年少时,陈伯坛跟随乡里先辈贡生陈维泰学六经,习阴阳五行、四诊八纲。因为师从先辈,陈伯坛年纪轻轻就博览经史,通晓《周易》,并且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不负家中所望,21岁时考中秀才,31岁在乡试考取第七名举人,被当时两广提督王鸣銮特选拔为第七名亚元。

然而,陈伯坛并不醉心于官场,其实早在他考中秀才之前,他便悄悄开始了悬壶济世之旅。

22岁的陈伯坛在广州正式开设医馆,开始挂牌行医。开馆以来,他秉承着“富者多取而不伤,贫者减免而受惠”的宗旨,对前来看病的人门诊只收二毫钱,有时碰到穷苦患者时还会免收诊费甚至赠药。因为医术精湛,他挽救了许多的疑难杂症患者,声名渐起,深受当地居民的爱戴。

在这场悬壶济世的旅途中,他并不仅仅是一名良医,还是一位良师。

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的母亲和儿子病重,幸好在陈伯坛的医治下都痊愈了。同年,岑春煊创办了两广陆军军医学堂(后称广东陆军军医学堂),礼聘陈伯坛任中医总教习及中医主任。但后因时局变化,军医学堂被迫停办,他在广州书街开办了“广州中医夜学馆”。当时,在白天,他替人治病除疾,到了晚上,就去学馆给学员授课,甚至有时还到广东省早期的中医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院校授课。

伤寒读过,大剂济世

于行医,他是一名良医:于教书,他是一名良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而唯一不变的是陈伯坛对医学的热忱之心。

面对学生,陈伯坛是他们的老师;而在阅读张仲景的著作时,他便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学生。

陈伯坛时常告诉自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于是总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刻苦钻研医学上,甚至曾日夜不分地攻读古典书籍,尤其在读到张仲景的医学理论时,他的神情就极其的专注,还经常会抱着《伤寒杂病论》反反复复研读。对于自己的这一痴迷之举,他感叹道:“余读仲景书几乎揽卷死活过去”。

穷其一生,陈伯坛都在刻苦钻研张仲景的医学理论,但又不完全以之为归附。在行医方面,他更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尤其在诊病用药时,他不认为药方剂量必须完全按照原有的标准。他往往用速效主治方对病人大胆下药,处方味数不多,药简效专,对加减掌握十分严谨,方剂分量应重则重。对有些病症,由于诊断精确,故以重剂投之,取效神速。这也便是他赫赫有名的大剂济世的故事,也因此美其名曰“陈大剂”。

▲陈伯坛的处方

在今天,陈伯坛是近代岭南伤寒派的鼻祖,这其中的故事定然是和张仲景紧密相关的。

他将毕生的精力都融注在中医学上,在他的悬壶济世之旅中,他在不断地学习并整理名录。直到逝世,他留下了一生中最宝贵的遗产——《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等著作。其中,《读过伤寒论》是现存民国时期岭南医籍中篇幅较大的几部医籍之一。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位良医在岭南近代医学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岭南名医壁中陈伯坛段石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