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坚韧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坚韧

时间:2024-03-26 07:40:55

相关推荐

95岁叶嘉莹裸捐3568万:一生坎坷 却在诗歌中活出坚韧

教师节刚过,就看到一位教了74年书的老师,因为平生一共裸捐了3568万元,上了微博热搜。

她就是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的叶嘉莹。

你或许早就听说过她诗词大师的美名,被她先前大手笔的捐款刷过屏。

尽管已经95岁高龄,讲台上的她却毫无衰老和疲惫之态,甚至在舌灿莲花的讲述中,愈见松风朗月般的坚毅身影。

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过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她站在那,就宛如一首古典隽永的诗词,并用这诗心,感染着无数渴求美好的灵魂。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西城察院胡同一所老四合院里。

她是满族后裔,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叶家是诗礼之家,少年时,叶嘉莹便表现出了兼具悲悯与智慧的诗心。

她的伯父叶廷乂国学修养尤为深厚,膝下无女,对好诗词又冰雪聪明的侄女甚为钟爱,闲居无事时,常教她吟诵和写诗。

15岁那年的一个深秋傍晚,叶嘉莹蹲在地上看一只快要僵死的白蝴蝶,怎么挣扎都飞不起来,她写下一首《秋蝶》,意境孤寂清冷。

16岁的夏天,她作了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借诗追问人生意义。

当时年轻的她,还不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句子,将在她之后曲折漫长的人生里,扮演怎样的角色。

曾有人问她,“怎么你十几岁就写这样悲观和深刻的诗?”她回头想想也觉得奇怪,“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为而为,总之我写了这样的诗。”

这些诗词,不仅承受着苦难,成为她的慰藉和光芒,更是她毕生的信念和责任,她所有生命价值的体现。

王国维有一句诗,“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风雨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叶嘉莹的人生有三大艰难的时刻。

一是少年丧母。

17岁那年,一向康健的母亲因腹部生瘤去天津做手术,却因为败血症在回京的火车上去世。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棺木钉上钉子的声音,她永生难忘。

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哭母诗八首》,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

——叶嘉莹《哭母诗·其二》

其二是中年丧女。

52岁那年,生活终于安定下来,27岁的女儿和女婿却因车祸遇难。

▲叶嘉莹和女儿

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

为祭奠女儿,她一口气写下了十首诗,每一句都是对女儿最透彻的思念。

结缡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叶嘉莹《哭女诗·其六》

其三是婚姻不幸。

1948年结婚之后,她随丈夫迁居台湾,遭遇了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入狱。

半年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她的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

遭受牢狱之灾后,丈夫变得性情暴戾,工作也难以尽如人意,迫使叶嘉莹不得不一人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却丝毫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更令人寒心的是第二个女儿出生时,丈夫瞥了一眼就冷漠地走了。

叶嘉莹颠沛一生,至亲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却极尽忍耐,以平静示人,只在梦中舔舐伤口。

直到读了王安石晚年超越恩仇、悲悯人间的一首禅诗《拟寒山拾得》: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这首诗如当头棒喝,把她从悲苦中提振起来。

每当拿起诗词时,她就有了与世界和解的力量。

众生也如屋顶的瓦片一样,有他的不得已、不自由,许多伤害,都是无心之过。

从此叶嘉莹抛却了情感的烦扰,对给自己带来苦难和伤害的丈夫选择了理解与原谅。

叶嘉莹一生坎坷,很多经历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唯独诗词是她心之所向,是她从始至终都坚守的心灵依傍。

一个小男孩曾问叶嘉莹:什么是诗?

叶先生反问:你的心会走路么?

小男孩疑惑地摇了摇头。

叶先生笑了笑,问男孩的故乡在哪里、是否想念那里的亲人?

男孩回答得干脆:远在河南开封,常想爷爷奶奶。

先生点头说:对了,想念就是心在走路,而用美好的语言将这种想念表达出来,就是诗。

几度苦难,几度风雨,都没有吹散这颗洁净的诗心,不仅撑持着她饱经磨难的身心,还点亮了无数求知的眼神。

1945年,21岁的叶嘉莹因为出色的才华,被聘为初中的国文教师,从此开始了长达70多年的教学生涯。

▲年轻的叶嘉莹为孩子们上课

她一生获得了学者、教师、诗人等众多名号,但她说自己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因为课讲得好,很多学校还有电视台都邀请她讲课、写稿。

后来,她从中小学课堂,讲到了台湾大学,讲到了哈佛,讲到了温哥华。

初到加拿大,她需要全英文授课,每天备课查字典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照常早起上课、教研、做报告。

1970年她在哈佛大学,上完课后,再到图书馆工作到很晚,哈佛大学因此给了她一把图书馆的钥匙。

虽然语法不尽完美,发音也不完全正确,叶嘉莹却用她的卖力和勤奋,向外国学生传播古诗词的美和韵味,深深打动了异域青年的心。

但在叶嘉莹的心中,中国的诗歌,灵魂始终还是在中国。

历经苦难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的终极理想:回国教书。

将古代诗人们的心境和意志传给下一代,用诗作给人力量,为它奉献余生。

1978年,叶嘉莹投出了回国教书的申请信。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她回国教书的信。

▲1979年初叶嘉莹抵达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在飞机快要到达北京时,远远看见一排灯火,

叶嘉莹想:那是不是长安街呢?因为我老家的后门就在西长安街。

两行清泪倏然坠落。

回到自己心爱的讲堂,叶嘉莹很兴奋。

初到南开讲课时,台阶上、窗户上都坐满了学生,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

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

她写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形容当时的场面。

即使到了90多岁高龄,腰腿有疾,她依然站着讲课。

她说,这不仅是对诗词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尊重。

白发微卷,行动不便,她神采飞扬的活力依然令人着迷。

她的学生席慕蓉在评价老师时说:“老师站在那里,就是一个发光体。

▲席慕容与叶嘉莹

曾经的磨难和风霜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丰厚的学识和涵养,坚韧的诗心与赤诚,都让她举手投足间,皆是大师的优雅与从容。

从55岁第一次回国教课至今已有37年,她仍觉得太短,感叹自己回来晚了。

时光弹指而过,如今,95岁高龄的叶嘉莹又做出了令人敬佩的举动:将自己的毕生财产捐出,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她说:“我之喜爱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要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的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她将诗词视为一生的信仰,把传播中国文化作为己任,捐出了尘世中的一切,只给自己留下一颗莲心。

谁也不会想到,成就卓着的诗词大师,却过着至简至素的生活。

她一个人独自生活多年,将青菜往清水里煮一煮,就是一顿。

有不少人认为她晚年生活清苦,但她表示,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腹有诗书,精神充足的她,早已不在意现实的物质。

她的内心,被诗词填满,自有一个富足的世界。

在她感发的生命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也获得了旁人不可道的完整和纯粹。

叶嘉莹曾说:“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

当我们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知道自己是谁,便也能如叶先生一样,抛却多余的外物,拥抱丰盈通透的内心。

作者:Sherrell。愿与你在文字里共舞。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人生海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