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率性而为 旷达洒脱 苏轼的一生总是在被流放

率性而为 旷达洒脱 苏轼的一生总是在被流放

时间:2018-11-26 06:53:04

相关推荐

率性而为 旷达洒脱 苏轼的一生总是在被流放

我们总是被苏轼的性格所折服,他一生狂放不羁,率性而为,虽然有时候他看起来有点傻,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一身的才气却没有办法被掩埋。

(图为苏东坡画像)

进京赶考

苏轼是苏洵的儿子,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有这样的一位父亲,想必对他的文学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吧!他的父亲给他取得名字就是希望他可像他的名字一样,虽然无闻却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的一生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世人做出了很多贡献,留下了很多诗赋。

苏轼人生之中第一次走出家乡到达经常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虽然说这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很重要,但是我们在看一些电视剧的时候,里面的读书人都是自己去赶考。苏轼是幸运的,他的父亲带着他和他的弟弟一起从偏远的家乡到达京城。这一年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而副考官则是宋代诗歌的鼻祖梅尧臣。生活总是给予有才之人以机会。在结束考试阅卷的过程中,梅尧臣拿着一张考卷,手舞足蹈的要给欧阳修看,还一边感叹道,真是一篇好文章啊!欧阳修一看果然如此,但是他以为这个是他的弟子写的文章,为了躲避作弊的嫌疑,他给了这篇文章第二名。谁知道试卷拆开之后,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是苏轼,他立刻就非常看好苏轼。不得不说欧阳修真的有眼光,在很多年以后,苏轼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虽然他们都很有才华和能力,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几个人,占据了北宋文坛的半壁江山。

(图为苏东坡作品)

大放异彩

欧阳修非常看好他们兄弟两个,对他们根本就是没有保留的教导,还到处夸赞他们的能力,将他们二人引荐介绍给各个官员。就在苏轼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家乡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父子三个人只能回家守孝。

守孝三年之后,在回京城的途中,他们兄弟二人又遇到了一次制科考试。这个考试很难,怎么形容呢,就像是现在的司法考试吧!从北宋建国以来就只有一个人考中了第三等也就是最好的成绩。这样一个难遇到的机会苏轼肯定不会放弃,他非常重视这次考试,做好了各种准备,这一次,他又是幸运的,他考中了第三等,他弟弟是第四等。这在一众人的眼中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皇帝知道之后都感叹的说苏轼真的是一个人才。

直到现在,苏轼的发展都是很顺利,和历史上大部分的人相比,他的科举之路实在是太顺利了。但是,或许这也是他的不幸,因为没有遭遇过黑暗,便永远也不知道躲避。他虽然有一身的才气,但是他的性格豪放洒脱,为人也是不喜拘束,在官场之上,很显然,他没有那一份机敏。他为官不久之后就遇上了王安石变法,这个时候,他却直接上书,指出了变法之中的弊端,结果被官员排挤,外放到杭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图为苏东坡画像)

开始被贬

他有一身的才气,却没有地方发泄,远离政治生活的他,开始了儿女情长。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小妾朝云,她因为钦慕苏轼的才华,便开始了一生的追随。三年之后,他又被调往山东,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回首自己十年的坎坷生活,不禁在梦中看见了自己逝去的妻子,其实,苏轼也是一个重情之人,他想要的只是那种可以相守以沫的爱情。后来他又取了妻子的妹妹,希望这样可以照顾年幼的孩子。

到处外放还不是他一生最悲催的事情,更大的打击又来了。他只是给皇帝写了一表,在词句之间,加入了自己的看法,却被他的政敌诬告他不忠不义,皇帝是愚蠢,直接就将他关到狱中,直到一向跟他不和的王安石求情,皇上才将他贬到黄州,免去了牢狱之灾。这一件事情,是苏轼想要实现政治抱负的终点。

刚到黄州,他不适应这里艰苦的生活,还是在太守的接济之下,他才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垦荒地,自给自足,怡然自得。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做出了著名的东坡肉,生活艰苦还没有忘记吃,真的是性格豁达。他在这里建造了东坡学堂,苏东坡一名就由此而来。他经历坎坷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他与好友游于赤壁,观清风明月,赏鲈鱼美酒。

(图为苏东坡画像)

辗转流离

他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他在各党派的争斗之中显得有些另类,他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份心。他以读书人的那份清高,不偏向任何一方,却在斗争之中沦为牺牲品。后来,新帝登基之后,他又难耐内心的想法,再一次上书,这一次的结果还是一样,他又被贬了,被贬到杭州做太守。他做了很多利民的工程,比如说苏堤,可以说西湖有现在的样子,苏东坡功不可没。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被贬之中度过的,他漂泊不定,几乎在一个地方不会超过三年。他颠沛流离,却也只能随遇而安。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他被流放到岭南,这里环境更加艰苦,不仅食不果腹,还随时都有可能感染疾病死亡,小妾朝云就是在这里去世的。但是他依然旷达洒脱。之后他又被贬到了海南,他几乎是带着必死的心态去的。但是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孤岛,他造福了一方人民。他办学校,种五谷,挖水井,让这个荒芜的地方充满了生机。这几年是他人生中最艰苦的日子,却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直到徽宗继位他才摆脱了长达三十年的流亡生活。

(图为苏东坡画像)

结束语:

苏东坡的一生漂泊不定,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他颠沛流离三十年,走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他不管时局如何变换,始终保持自己的豁达与释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一生的精神境界让人望而岂及。

参考文献:《苏东坡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