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唐诗鉴赏辞典》《独坐敬亭山》(李白)

《唐诗鉴赏辞典》《独坐敬亭山》(李白)

时间:2020-01-17 19:18:30

相关推荐

《唐诗鉴赏辞典》《独坐敬亭山》(李白)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古风泊客一席谈】

独坐敬亭山

【盛唐·李白·五言绝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拼音版:

zhònɡ niǎo ɡāo fēi jìn , ɡū yún dú qù xián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xiānɡ kàn liǎnɡ bú yàn , zhí yǒu jìnɡ tínɡ shān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品介绍]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赏析壹

壹/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有诗为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初到宣城的李白,生活的如此悠闲自在,称心如意,怎么可能会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众鸟高飞尽”的伤感呢?此外,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分析,既然李白对敬亭山达到了相看不厌的程度,应是看了多次,而不会是初次相看,所谓“不厌其烦”、“好书不厌百回看”便是这个道理。由此推测,李白这首诗不太可能是天宝十二载初次来宣城时所作,而应是在多次登临敬亭山后所发出的感慨。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佚名

赏析贰


贰/

整体赏析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名家点评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便是独坐境界。

《诗薮》:绝句最贵含蓄,青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亦太分晓。

《唐诗训解》:描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道。

《批选唐诗》:大雅玄冲。

《唐诗归》:钟云:胸中无事,眼中无人。钟云:说出矣,说不出。谭云:“只有”二字,人皆用作萧条零落,沿袭可厌,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孤行千古。

《唐诗归折衷》:唐云:“不厌”妙矣,“两不厌”尤妙。

《唐诗摘钞》:贤者自表其节,不肯为世推移也。

《增订唐诗摘钞》:鸟飞云远,言其独坐也;末句“独”字更醒。

《而庵说唐诗》:只此五个字(按指“众鸟高飞尽”),使我目开心朗,身在虚空,一丝不挂,不必更读其诗也。白七言绝,佳;而五言绝,尤佳。此作于五言绝中,尤其佳者也。

《唐诗别裁》:传“独坐”之神,

《唐宋诗醇》:宛然“独坐”神理。胡应麟谓“绝句贵含蓄,此诗太分晓”,非善说诗者。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江南通志》:敬亭山在宁国府城北十里……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唐诗笺注》:“尽”字、“闲”字是“不厌”之魂,“相看”下着“两”字,与敬亭山对若宾主,共为领略,妙!

《诗法易简录》:首二句已绘出“独坐”神理,三、四句偏不从独处写,偏曰“相看两不厌”,从不独处写出“独”字,倍觉警妙异常。

《唐诗选胜直解》:山间之所有者,鸟与云耳,今则飞尽矣,去闲矣。独坐之际对之郁然而深秀者,则有此山,陶靖节诗“悠然见南山”,即此意也,加“不厌”二字,方醒得独坐神理。言浅意深,人所不能道。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命意之高不待言,气格亦内外具足、五绝中有数之作。

《唐诗真趣编》:鸟尽天空,孤云独去,青峰历历,兀坐怡然。写得敬亭山竟如好友当前,把臂谈心,安有厌倦?且敬亭而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然此情写之不尽,妙以“两不厌”三字了之。为“独坐”二字传神,性灵结撰,无复笔墨痕迹。

《诗式》:首句“众鸟”喻世间名利之辈,“高飞尽”言皆得意去,尽为“独”字写照。“孤云”喻世间高隐一流,“独去闲”言虽与世相忘。而尚有往来之迹。“独”字非题中“独”字,应上句“尽”字。三句看曰“相看”,见人固看着山,山亦似看着人;“两不厌”,见人固恋看山,山亦似恋看人。四句“只有”二字,见恋看山者惟人,而恋看人者似亦惟山。除却敬亭山以外,无足语者,“独坐”二字之神,跃然纸上。(品)高旷。

《诗境浅说续编》:后二句以山为喻,言世既与我相遗,惟敬亭山色,我不厌看,山亦爱我。夫青山漠漠无情,焉知憎爱,而言不厌我者,乃太白愤世之深,愿遗世独立,索知音于无情之物也。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与寒山一片石语,惟山有耳;与敬亭山相看,惟山有目:不怕聋聩杀世上人。古人胸怀眼界,直如此孤旷。潘云:不同鸟与云之易舍,是人不厌山;不同鸟与云之暂对,是山不厌人:故谓之“两”。然山无情,人有情,止成“独坐”而已。

《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独坐所见,三四句独坐所感,曰“两不厌”,便觉山亦有情,而太白之风神,有非尘俗所得知者,知者其山灵乎?

《李诗直解》:此独坐而有目中无人之景也。

佚名

赏析叁


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通常都题为 《独坐敬亭山》,唯清于庆元 《唐诗三百首续选》 作《敬亭独坐》,但题意基本相同。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宣州自六朝以来就是江南名城,李白生前曾多次来此游历,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也是其中的一首。

要知此诗的妙处,首先需要注意这诗题中一 “坐” 字。因为诗人是坐在敬亭山上,那相对要较一般的地平高得多,至少对于天空中的情景比在其它场合要留意一些。所以诗的开篇二句都是写天空之景,首句写敬亭山上众鸟飞尽,说明平时这里鸟儿应当是不少的,句中加一“高”字,这是因为诗人坐在山上的缘故。次句写天上的云彩。天空广阔浩大,无边无际,但此时连一只鸟儿都没有,在蔚蓝的天空中只有一片孤独的白云在那儿悠闲地飘浮。从这种描写的状况来说,诗人坐在山上或许是抬头仰视,也可能是诗人朝远处的一种平视。但不管诗人是仰视或平视,总是他所见的眼前之景。

不过对于这两句写景诗,我们想先结合诗人的身世议论一番。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当时距诗人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恰有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诗人到处飘泊,居食无定,对于社会现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有了比较深切的体会。人常常有这种情况,当他在社会环境中怀才不遇,或感到不满和窒息的时候,往往喜欢独自到自然环境中去寻求安慰和愉悦。古往今来的诗人都不乏其例。当时李白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情下独坐在敬亭山上的,而他眼前所见的这一片云彩在广阔无边的天空中独自飘游,岂不跟他近十年来独自在人间到处漫游的飘泊生活十分相近吗?岂不正是他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吗?不管诗人主观上是否将 “孤云”比作自己,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但就诗本身来说,从读者的眼光来看,这片“孤云”与诗人目下自身的状况实在太相似了,只不过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然而,我们也得承认,这片“孤云”固然或许有着诗人自身的影子,但它毕竟象“众鸟”一样,都是离他而去的。唯独这敬亭山,却一动不动地静立在那里,与他默默对视,相看不厌。这 “相看两不厌”五字,至少可以包括三层意思:第一是将敬亭山拟人化,把无情之物写成有情之物,把敬亭山写活了;第二是说明了诗人独坐的时间之久之长;第三是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李白生前怀才不遇,有满腔抱负而不得施展,故常有寂寞之感,曾写有 “古来圣贤皆寂寞”之句,又有出世思想,曾入山访仙求道,我们在这首诗中,正可以见出诗人在这方面的思想和情绪。

盛唐时的五绝多不用典故,一味以自然真率、凝炼简淡取胜。李白与王维都是盛唐时的五绝高手,他们的五绝都体现了这一风格。而这首五绝的语言也决不雕琢,似自然天成,与我们今天的口语相去不远,这正是李白五绝的基本特征。

佚名

赏析肆


肆/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对皖南山水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五十三岁至六十一岁之间,曾数次漫游于宣城一带,这首诗就是游宣城敬亭山时写的,大约在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之所以深深眷恋宣城山水,固然在于它的清美景色,更因为那里是他一生为之低首的谢朓生活过的地方,而敬亭山又是谢朓做宣城太守时经常游赏吟咏的风景佳处,所以他来这里,自然有一种“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缅怀前贤,追寻遗踪,“千古一相接”的心理,正如他在《游敬亭赠崔侍御》中所说:“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可是,当时的李白,处境心境毕竟不同于任宣城太守的谢朓。从天宝三载(744)因遭谗毁赐金放还以来,已经十年了,生活是自由的,而心里却始终充满着“我独不得出”的愤慨和“世人自弃我”的孤独。在此情况下,诗人独坐敬亭,对着这座谢脁赏爱过的青山,思绪纷然而又心情悠然地吟出这首传响千古的名篇。

在这首五言绝句中,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后两句侧重于抒情。两句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生,浑然契融。就景区体势而言,敬亭山虽然不象五岳那样雄伟高大,气势磅礴,却也是青峦翠谷,秀美可爱。李白在《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自梁园至敬亭赠会公》中曾吟咏过“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水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的诗句。在这首绝句中,诗人撇开敬亭秀色,别具只眼地单写它的鸟景云景。对这两景,又不用鸟语云漫的常见写法,而是写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所有鸟类都已离开敬亭山高飞远逝,极目长天,空空荡荡,了无馀物。山顶上仅有的一片孤云,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独向天边飘离而云。鸟去山空,云去山孤,诗人眼前只剩下一座默然无语、形影孤单的敬亭山。此时此地,诗人敬亭独坐,心境物境都是一样地孤寂。而在这同一的孤寂之中,人情物性却获得了一种冥通的灵性、契合的化境。因而这两句看似寻常,实则深意内蕴,是以人的内在孤寂情感去构造山的外在孤寂景色,又反过来以山的孤独映衬、突现人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和南朝诗人何逊的“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不同。那是既无人相伴又无山相亲的凄凉孤独。豪爽的李白是从来不肯让自己形影相吊的,而是每每把山月引进诗中,化入心境,使之成为驱除孤独的契友。所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引月为友的典型一例。同样地,这首绝句以山为友,山亦以诗人为友,两单成一双,孤独感又被驱散了,山与人,两相亲,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因而才写得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对李白来说,“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对敬亭山来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世人弃诗人,云鸟弃敬亭,原来人与山有着一样的遭遇,一样的命运!物我之间,人与山之间存在着深固的感情与命运的联结。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必然是“相看两不厌”,物我两谐,相亲相得于一时。以此论之,这后两句倾注着诗人极其强烈的思想感情,迴响着一颗孤独心灵从自然中寻求慰藉,抚慰创伤的至诚心音。

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在文化心理上还有一个沉潜极深的重要基因,那就是我们民族人与山同化共美的山水意识、山水感情。按照这种意识和感情的要求,山水等自然物象往往被人格化,成为具有人的思想、性格和感情的有情有意之物,而不是单纯供人欣赏的自然,从而使人得以以山水自然为知己。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青山似故人”,“云山也爱咱”,“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奇士相亲呢”,以及“山鸟山花吾友于”,“好鸟枝头亦朋友”等等,都是把山水自然视为至爱亲朋,同道知己。从而使人与自然在心灵上同波共振,形神合一,同化共美,故而自称“十诗九山水”的魏源说:“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如果说山水可以畅神是自然审美观念一大进步,那么人与自然同化共美则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居于人化自然审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由此观之,李白与敬亭山的“相看两不厌”,乃是以民族的眼睛去观照自然,表现出我们民族共有的文化心态。正因为这个缘故,情满山河的辛弃疾才和李白一样地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所以,读李白这首诗,必须从民族文化心理上进行深层挖掘,才能理解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所反映和代表的民族心理、民族感情。

当然,这其中也并不排斥属于李白个人的感情因素。同一个敬亭山,在刘禹锡笔下只不过是“兀如断岸无棱角”,满目枯寂“黄索漠”的山丘。同是唐人的李白和刘禹锡,对同一座敬亭山竟然有如此大的美感差异,只能从个人情感因素去寻找答案。究其缘由,主要是因它在李白心目中紧紧地同谢朓的名字连结在一起,甚至连山名也是由谢朓建“敬亭”而得的,自然有见山如见人的特殊情感,故而在大千世界的诸多名山中,“相看两不厌”者,“只有敬亭山”。而这些,对刘禹锡来说都是不存在的。通过以上论析和比较,透视出李白在这首诗中所显露的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也捕捉到属于他个人的东西。如此谈来,这首短短二十字的小诗才会是真蕴显豁,诗味益厚,百读不厌。

佚名

赏析伍


伍/

敬亭山,据王琦注引《江南通志》:“在宁国府(即宣城 郡)北十里,古名昭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 目如画。”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常来此登临吟咏,据 说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敬亭”,才以之名山。李白未来宣城之 时,一直心神向往之,来宣城后,诗中屡屡出现对美不胜收 的敬亭风光的描写。但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里,诗人看到 了什么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山光水色幻术般地消 失了,连一只飞鸟也望不见了;唯有一片孤云,在空中慢慢 悠悠地飘荡,飘着飘着,也没了影儿。于是天地间一空如洗, 只有一个兀然独坐的诗人。类似这样的描写,诗人在《春日 独酌》中也有。“其一”有句曰:“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 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其二”中说:“长空去鸟没,落日孤 云还。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如果我们联系起来分析, 就会知道,“众鸟”“孤云”二句并不是诗人对敬亭山风光的 客观描写,他是以“众鸟”“孤云”作衬托,来表达自己的孤独 心情。这种孤独心情是因岁月蹉跎、事业无成、无所归依造 成的。每当他默然独处的时候,这种孤独感就油然而生了。“众鸟高飞尽”,意谓所有鸟儿无不高飞远逝,各有其目标和 去处,唯独诗人自己,只能目尽长天,望空兴叹。“孤云”本 是漂泊无定之物,与诗人飘蓬的身世有些相似,然而当诗人 要想寄情于它的时候,这片“孤云”竟也飘然而逝了。众鸟飞 尽了,孤云去远了,偌大的天地间,诗人竟然连寄托精神的 自然物都难以寻觅了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在最孤独的心境中, 终于找到了他的朋友,他把全部感情倾注给了敬亭山。从 “不厌”二字,可以想见,诗人留连山间风景,已经消磨了不 少时光,游山几乎成了他日日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天长日 久,山在人的心目中“活”了起来,成了能与人进行感情交 流、与人倾心相知的亲密朋友。这时,就不仅是人在看山,山 也在看人,“相看两不厌”,谁也离不开谁了。在污浊现实中 落落寡和的诗人,只能转向自然界寻找知音。《月下独酌》 曾表达了诗人与天上明月的友情,但那时诗人是带着醉意 的,而且,天上人间距离毕竟太远,人与月交游总不免虚 幻。而敬亭山,却稳稳实实蹲在诗人面前,山与人多么像促 膝而坐、侃侃相谈的一对老朋友。诗中省去了对山中风景任 何具体的描写,只留了一个“敬亭山”的名字,这就使山显示 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性格,使人觉得这位默默无言的朋友格 外可以信赖。如果我们再仔细品味,就会感到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诗人对敬亭山依偎得越紧,越表明了他在现实社会中 的孤独。一旦离开敬亭山,诗人将何以堪!这样,我们读出了 诗的更深一层的意思:诗人以敬亭山为友,暂时地得到了精 神上的解脱,其实他仍处于困境中,心中的寂寞和悲哀更深 更广了。在孤独寂寞中,诗人只能转向大自然寻找慰藉;虽或找 到了慰藉,给诗人些许快慰,但并不能真正消除他内心深处 的郁愁。这就是《独坐敬亭山》所包含的感情内容。孤独与慰 藉,在字句之中,难以排解的悲哀与郁愁,在字句之外,李白热爱大自然,并极善于描绘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 美。当诗人心绪不佳时,自然山水虽能给他一些愉悦,冲淡 他的愁烦,但终不能使诗人彻底摆脱精神上的困境,因此他 遂无心写景或不能全力写景,而把重点转向披露自己面对 大自然时的主观心情。读这类诗,我们当然要在体察诗人心 境方面多用心思了。

佚名

赏析陆


陆/

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县以北,地临宛溪,风景秀丽。李白曾多次游此地。本诗大约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此时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十年,长期过着飘泊生活,历尽世态炎凉。旧地重游,使诗人感到无比亲切和心头上的慰藉。

诗开始两句,写独坐所见:一群群鸟儿都已高飞远行,只有一片白云独自飘然舒卷天际。一切都显得那样沉寂、闲静。“高飞尽”的群鸟,映衬出诗人一种淡淡的孤寂情绪,那“独去闲”的孤云,又何尝不是诗人心灵的投影。这两句的确传“独坐”之神。接着诗人的目光转向千年兀立沉默的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他们彼此相对,默然无语,是那样熟悉、亲切,一切都不需诉说,而又相互了解。这里诗人赋予敬亭山以生命,把它当作知心好友。敬亭山爱诗人,诗人爱敬亭山,诗人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表现出一种陶醉于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而“只有”二字,言外又流露出诗人多少辛酸和寂寞。“敬亭山而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本诗这种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成功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不为世俗所容的孤傲性格与人生情趣。

这种山与人的投契——“物我投契”,在诗歌创作中,就是指物我感应,物我神交,使艺术对象主观化、心灵化、人格化。西方美学称为“感情移入”或“移情”,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曾以此诗作为“移情”说的实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为“有我之境”,以与触景生情、静观默照所得的“无我之境”相区别,同为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境界,各有其审美价值。物我投契,诗人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去理解自然,自然景物被赋于人的感情与个性特征,古人云“情往如赠,兴来似答”庶几似之。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诗歌创作中,往往探取缘情造境或拟人化的手法,自然景物在诗人的感情移入与审美观照中往往变形,而构成独特的意境。这类例子,在唐诗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除本诗外,杜甫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万楚的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题情人药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铜人清泪、哀兰送客,诗人寄情于花鸟铜人,把它们看成有情之物,都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化无情为有情,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至于宋词中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则可以说是直接受了李白此诗影响。

佚名

《独坐敬亭山》 [盛唐·李白·五绝]

众鸟高飞尽,孤(gū)云独去闲。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尽:没有了。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相看两不厌(yàn),只有敬(jìng)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自南齐谢脁《游敬亭山》和大诗人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苏东坡,梅尧臣,汤显祖等慕名登临,中国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词、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大诗人独坐敬亭山上,看到首联这幅景色,那当然是在敬亭山上独坐了良久。连盘旋在山顶的群鸟们都已飞走,剩下的只有孤云一片以及座下的敬亭山。

宣城敬亭山,大诗人独喜之,一生曾经来过七次,甚至大诗人还在山下置办了房产,把家人都接了过来的。

大诗人喜欢敬亭山,当然首先是敬亭山山色秀美,但更多的是大诗人的一生推崇的南齐诗人谢脁曾任过宣城太守,更有着与大诗人一样的怀才不遇、蹉跎岁月。而且,大诗人的从弟昭也任过宣城长史,大诗人在从弟多次邀请之后,来宣城来敬亭山与众友欢聚。

而今,当大诗人晚年之际再来敬亭山,没有了的是高朋满座,有的只是寂寞孤独,势利冷眼。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

好在大诗人是个洒脱之人,尽管怀才不遇,但独坐敬亭山之际,还能自比“闲云”!

也许,此刻的大诗人之心境,更多的是孤独寂寞吧。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拟人化的写法。

既然剩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和孤独寂寞,那么,在一向豪放洒脱的大诗人心里,这敬亭山岂不是比势利小人可亲得多么?何况,大诗人一直以来的志向就是游山玩水,游历天下,做个逸隐高士。

说到敬亭山,其实此时还有一位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李持盈(692年-762年),字玄玄,是武则天的孙女,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在唐代公主的影响力中,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居于第三的位置。

玉真公主降世之初,母窦氏被执掌皇权的祖母武则天赐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响,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号持盈法师、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才华横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潜草诏诰。李白傲视权贵遭谗言而赐金还山,公主郁郁寡欢,愤然上书去公主称号。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

这首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而玉真公主次年便香消玉殒魂寄敬亭山。至今敬亭山上有玉真公主冢。

大诗人此诗在借赞美敬亭山的同时,一定也蕴含着对玉真公主的深情厚谊吧。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蹉跎岁月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