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01《唐诗三百首》之《感遇·其一》张九龄

01《唐诗三百首》之《感遇·其一》张九龄

时间:2018-11-15 18:59:22

相关推荐

01《唐诗三百首》之《感遇·其一》张九龄

今天开始每天分享一首《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第一首诗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张九龄的《感遇》一共有十二首,《唐诗三百首》中选择了第一首和第七首。今天,分享第一首。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感遇,感,感慨;遇,遭遇。因遭遇而感慨。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兰,即兰草。喻指高洁的品格。葳蕤(wēi ruí),《字典》:蕤,需佳切,音甤。形容草木茂盛。华,通花。古人并称“兰桂”,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皎洁,明亮洁白。春天里的兰叶生长茂盛,秋天里的桂花明净清新。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欣欣,草木茂盛。生意,生机。自尔,自,各自;尔,如此。春秋二季,兰桂花叶繁盛,生机勃勃,让春秋从此称为最为美好的季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林栖者,即山中隐士。闻,听闻。风,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坐,因。悦,爱、赏。谁能想到栖居在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兰桂的芳香而心生喜悦和爱慕。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本心,指草木与根的心(茎干),这里指天性。美人,指前句的林栖者。即山林隐士。兰桂绽放,各吐芬芳是天性使然,并非为了取悦于人,让人摘取欣赏。

【鉴赏】

《感遇》这首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抒写不平。这首诗远承魏晋传统,阮籍的《咏怀》之歌,陈子昂的《感遇》也是如此,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此诗是张九龄被贬后所作。唐玄宗晚年沉溺声色,疏于朝政。身为宰相的张九龄上书劝谏,引起玄宗不悦。朝中小人趁机诽谤、排挤、结党营私。张九龄对此不满,有一天,唐玄宗命高力士拿白羽扇赐给张九龄,这表白张九龄像秋扇一样被捐弃了,不久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长史。

张九龄托物寓意,借用兰桂吐芬芳不求美人折,比喻自己“佳节”自赏,不求人知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句用春天的兰叶和秋天的桂花这两种高雅的植物,展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的特征。

三四句承上启下,贯穿全篇,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兰桂在最美好的季节里花繁茂盛,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五六句即承又转,开出新意。“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兰桂的香气,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兰桂的花繁叶茂被隐士们看到了,纷纷跑来欣赏。

兰桂展现自己最美好的本质是因为有人来欣赏它们吗?最后两句是主旨所在。兰叶到了春天自然就会枝繁叶茂,桂花到了秋天自然就会皎洁盛开,芳香四溢,它们并不是为了别人的欣赏而开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开。

这首诗围绕兰桂佳节而生,借物喻人,表达了超凡脱俗的情怀,阐释了人生哲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诗结构分明,语言自然而贴切,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草木皆有自己的本性,有时候不求“美人折”或会使我们心情愉悦,重新焕发青春的自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