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王维的千古名篇 居然也会被后人批 这首诗很多人没读懂

王维的千古名篇 居然也会被后人批 这首诗很多人没读懂

时间:2018-09-30 21:05:40

相关推荐

王维的千古名篇 居然也会被后人批 这首诗很多人没读懂

近日,有人为了批评“迷信古人,轻视今人”的现象,用王维的《杂诗》(其二)来做反例。

他认为这首诗“无人之常情,还谈什么高雅”?

但这个举例实在不妥当!

恰恰相反,我认为诗中的感情不仅是人之常情,而且情真意切。

我们来读一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维在居住在孟津(洛阳市北,北临黄河)时所作。

王维是什么时候到的孟津?

这个说法不一,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他少年时期就已经在那里居住。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查一查。

我们直接来读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字面意思很简单: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

这两句很简单。

但感情很深。

诗人为什么连用两个“故乡”?

这种重复用词的手法,我们以前讲过。

李白的《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开头两句就是“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重复用词,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深。

这里也是一样。

诗人(我们暂且认为诗中的主人公是诗人)在外地碰到了老乡,还没等老乡开口,他就连着说了两句。

这说明他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乡的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深。

诗人到底想急切地知道什么信息呢?

我们看后两句。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雕刻花纹的窗户。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请问你来的时候,我家绮窗前的腊梅开花了吗?

这就是被批评的地方:诗人在外地碰到了老乡,他不问父母、不问妻儿,却问梅花开了没有?

这不是人之常情。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有这个困惑。

很多专家认为,寒梅就是故乡的象征。

但这很难说服读者。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争议?

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质疑还是解释,历来的读者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寒梅”身上。

其实这首诗的关键,在“绮窗”两个字。

诗人为什么要挂念“绮窗前”的梅花,而不是门前?或者院内?

这说明诗人对绮窗和梅花的相对位置,记忆非常深刻。

为什么记忆会这么深刻?

很显然,他以前经常在房间内隔着绮窗,看窗外的梅花。

而且,这应当是他心中非常美好的记忆,这一幕总是会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所以他才会很急切地向朋友问起梅花。

您说是不是这样?

那么在房间内隔着绮窗看梅花,这有什么美好的呢?

或者这样问,诗人为什么不走出房间看梅花呢?

这两种看梅花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很简单,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房间内和房间外。

您发现了吧,诗人美好的记忆并不在梅花,而是在房间。

房间有什么值得他记忆的呢?

这就不用猜了吧,明显是他的妻子。

诗人和妻子相偎相依,在房间内隔着绮窗,看窗外的梅花盛开。

这就是诗人美好的记忆。

诗人哪里是在关心梅花,明明就是在关心他的妻子。

梅花如果开了,妻子又得独自一个人赏梅了。

您说这一首思乡诗也可,但我认为它更像一首男女相思诗。

诗人前两句通过朴素的语言,重复写“故乡”,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但后两句,诗人却急切地问起“绮窗前的梅花”,含蓄地表达出他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您是不是觉得我在胡说八道?

我还有证据。

王维的《杂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二。

其一,是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其三,仍然是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但二、三两首关系非常紧密。

我把第三首贴上来。

已见寒梅发,

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

畏向玉阶生。

您看,“已见寒梅发”就是女子在回答丈夫的问题。

我们可以推测,这位朋友无法回答“诗人”的问题,所以他把问题带回来,告诉了女子,所以女子又写信告诉丈夫:寒梅已经开过了,现在又听到了鸟叫声。

丈夫在关心冬天的梅花,而妻子收到信息时已经是春天了。

这个时间差,应当是朋友在路途的时间。

我认为王维的这组《杂诗》,是一组描写男女相思的诗,情真意切,符合人之常情。

尤其是其二,前两句朴素,后两句含蓄,用词简单,但感情真切,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王维#

您认可我的观点吗?

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将每天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