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与无尤诗论 总算有人把诗词创作说明白了

与无尤诗论 总算有人把诗词创作说明白了

时间:2024-01-17 00:28:08

相关推荐

与无尤诗论 总算有人把诗词创作说明白了

与无尤诗论

作者:与无尤

近来现代诗和格律诗之争很激烈,我也想说两句。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坛巨匠浩若繁星,经典作品数不胜数。自《诗经》始,历经三千多年的传承接力,特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唐、宋四个巅峰时期的助力,奠定了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中流砥柱般的特殊地位,也塑造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符号性的文化巨匠。诗歌早已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因此,继承和发展中国诗歌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这一观点必须清晰,绝不能含糊。

令人遗憾的是,自清末始,诗歌在中国突然衰亡,仅剩毛泽东一枝独秀。究其原因,有三: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革命是主旋律,因为痛恨封建统治,恨屋及乌,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歌也遭到了极大的仇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胡适等人为代表,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借以革中国传统文化的命,崇洋媚外、卑躬屈膝之风自胡适等人始。随之,中国诗歌随着传统文化一起被抛弃了。

二,纵观人类历史就会发现,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仅就中国文化来说,春秋战国是哲学思想的时代,唐朝是诗的时代,宋朝是词的时代。人们说明清是小说的时代,我认为是不准确的,因为明清小说的繁荣程度和唐诗宋词相比不值一提,虽然明清也出了四大名著等诸多经典小说作品,但综合体量实在太小。而共和国时代才是真正的小说的时代,自解放以来,小说在中国日渐繁荣昌盛,已经成为了当下文学的主旋律,我相信再假以时日,共和国时代的小说之繁盛完全可以媲美唐诗宋词。简而言之,共和国时代的文学重心是小说,而不是诗歌。需要补充的是,不管历史处于哪个特殊时期,诗歌是唯一的贯穿历史始终的文脉,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三,在过去的中国,诗歌之所以昌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知识单调,思想相对单纯,以及人们更注重思想层面的修养,因而,人们更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诗歌上,也更有诗歌创作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反观当下,知识极大丰富,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大分散,而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领域;同时,人们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压抑和紧张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主流情绪;加上物质文明早已成为主流文明形态,人们的精神世界空前苍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歌几乎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条件,诗歌衰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我国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将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诗歌的衰亡只是暂时的,日后必定会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复兴。

哲学和诗歌并称为人类灵魂修炼的两个最高形式,哲学增加灵魂的深度,诗歌增加灵魂的纯度。哲学和诗歌相互冲和化生出其他文化形式。也就是说,在人类灵魂之纯度修炼的过程中,诗歌的分量是远远重于其他文化形式的。诗歌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文学和艺术结合的最高范式。广义上的诗歌是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和书法等其他艺术形式的,音乐和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是诗歌之不同的展现形式,它们均由诗歌化生而来。不过,如果有人说当下的流行音乐是可以划入诗歌的范畴的话,我必须对其说“不”,因为当下的绝大部分的流行音乐并不具备“诗意之美”,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是诗歌”,同样,也“并不是所有的美术都是诗歌”,以此类推。

就狭义的诗歌来说,今天国人所谓的现代诗,或者说现代诗,从其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而是散文。因为:诗歌之所以为诗歌,是因为诗歌不仅有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更有韵律之美,韵律之美就是诗歌的艺术之美。如果可以给诗歌起一个更加容易理解的名字的话,我会把诗歌称为“韵律文学”。“韵律”是诗歌的灵魂,一旦韵律被抛弃,诗歌就没有了灵魂,当然也就不能称其为诗歌了。而当下的所谓现代诗恰恰抛弃了诗歌之韵律这一灵魂,所以它们算不上诗歌。其实鉴别一首“诗”是诗歌还是分行散文很简单,你只要把这首“诗”由分行变为段落,然后再看它还有没有诗意,如果诗意消失了,那它必定是分行散文,如果诗意还在,那它必定是诗歌。所谓“诗意”,恰恰就是诗歌的“韵律之美”,或者说“艺术之美”。

只要不丢失“韵律”这个灵魂,诗歌创作是完全可以不拘形式的。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经典作品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律动,形式上是很自由的,但正因为其没有丢失“韵律”这一灵魂,所以才给人恣意汪洋、一泻千里的美感,包括梁启超所著之《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段也是如此。其实古代很多经典诗歌是不符合某个特定的平仄要求和押韵要求的,但并不影响其诗意之美,那是因为它们都没有丢掉“韵律”这个魂。“韵律”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的词汇,有着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如果被古人曾经使用过的某种韵律格式捆住了手脚,反而是对诗歌的误解。

诗歌的韵律之美首先是思想层面的韵律之美,即首先要求诗人在思想层面完成诗意的升华。也就是说,诗人的思想之流向必须符合诗的韵律之美,而不能僵化固死。这是诗歌创作中最难以理解也最难以做到的,这也是屈原、李白、苏轼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屈原、李白、苏轼等人之所以对诗歌的发展有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在思想层面上既守护了诗歌之韵律又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在不丢失诗歌之灵魂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继往开来,大胆创新”。那些纠缠于格律诗和现代诗之争的人,他们的问题恰恰出在思想层面,而不只是体例格式。

诗歌的韵律之美还在于内容。诗歌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即无不可入诗,但由于诗歌艺术是一种美学,因此,诗歌之内容也必须是美的,而不能是肮脏下流的。当然,出于对肮脏下流的批判进而推崇真善美的内容是值得鼓励的。换句话说,诗歌的内容必须是有美感的,而内容之美感来源于“真善美”这一人类的基本精神追求。

当然,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在于形式。“押韵”和“律动”是诗歌形式之美的两大支柱,只要不丢失这两个支柱,至于是格律诗还是现代诗,完全没有纠缠的必要。诗歌的形式必然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正如汉乐府诗是对楚辞的继承和发展,唐诗是对汉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宋词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元曲是对宋词的继承和发展一样,诗歌的形式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总而言之,诗歌是韵律文学,是美学,是艺术,是人类灵魂纯度的标尺,是文化的命脉,是文学的最高级形式,诗歌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也必将继续贯穿下去。

作者:与无尤,作家,诗人,新体诗倡导者。代表作《援道入企:道德经与市场营销》《爸爸的进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