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有轨电车的制作方法

有轨电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03-28 13:48:54

相关推荐

有轨电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运输,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有轨和无轨车辆。针对有轨电车而言,其运行时,则沿着地面铺设的导轨行驶。有轨电车通常设置有多个车厢,其中,车厢的底部通常配置有转向架,而转向架根据是否有动力驱动,又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而对于相邻的两节车厢而言,则通常通过车钩等连接部件铰接连接。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车辆的转弯半径较大(一般在25m以上),这便导致轨电车在建设和运行上存在很大的地域局限,应用范围较窄。如何设计一种减小转弯半径以扩宽使用范围的有轨电车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实现缩小有轨电车的转弯半径以提高曲线通过能力,扩宽其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包括两个动力车厢、中间车厢和车厢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动力车厢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车厢通过所述车厢连接机构与所述中间车厢连接;

所述车厢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框架和导向装置,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接框架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框架两侧的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座;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座、车轮和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车轮,所述安装座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减震气囊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动力车厢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动力车厢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动力车厢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框架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接框架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转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轮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一起,所述轮座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导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轮座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安装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座上还设置有轨道清障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清障部件为清障滑块,所述清障滑块上开设有与导轨外部轮廓匹配的凹槽。

本发明提供的有轨电车,动力车厢与中间车厢之间通过车厢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而车厢连接机构则配置有车轮和导向轮进行支撑和导向,车轮和导向轮位于中间车厢与动力车厢之间形成的连接部位,在转向时,相邻车厢之间将围绕车厢连接机构的连接框架转动,车辆的转弯半径较小,曲线段的车辆扫略面积较小,以扩宽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有轨电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有轨电车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有轨电车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有轨电车实施例中连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有轨电车,包括两个动力车厢100、中间车厢200和车厢连接机构300;其中,所述动力车厢100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轮101,所述动力车厢100通过所述车厢连接机构300与所述中间车厢200连接;

所述车厢连接机构300包括连接框架2和导向装置1,所述连接框架2的上部设置有连杆组件21,所述连接框架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组件22,所述连接框架2两侧的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座23; 所述连杆组件21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100和所述连接框架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211、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200和所述连接框架2之间的第二连接杆212;所述连接板组件21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100和所述连接框架2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21、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200和所述连接框架2之间的第二连接板222;

所述导向装置1包括安装座11、车轮12和导向轮13,安装座11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车轮12,安装座11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轮13,安装座11的上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减震气囊111;所述连接框架2设置在安装座11上,减震气囊111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23连接。

具体而言,动力车厢100上配置有驾驶室,动力车厢100的车头下部设置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则配置有动力轮101,两个动力车厢100之间设置有中间车厢200。中间车厢200则通过车厢连接机构300与对应的动力车厢100连接在一起,其中,车厢连接机构300通过连接框架2将动力车厢100与中间车厢200连接在一起。连接框架2上的连杆组件21在顶部将动力车厢100和中间车厢200连接在一起,以满足动力车厢100与中间车厢200之间可相对转动。连接框架2上的连接板组件22则在底部将动力车厢100和中间车厢200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板221能够承载起动力车厢100远离驾驶室的端部,同时,第二连接板222能够承载起中间车厢200的对应端部。而连接框架2的下部还配置导向装置1,导向装置1配置的车轮12用于支撑起两侧的动力车厢100和中间车厢200,同时,导向轮13则与地面上铺设的导轨配合进行导向,导向装置1则可以充当非动力转向架的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导轨电车而言,相邻的两节车厢之间采用单个车厢连接机构300来连接,而无需针对没接车厢配置非动力转向架,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在有轨电车行驶至转弯处时,动力车厢10和中间车厢200将绕连接框架2的轴线相对转动,能够有效的减小转弯半径,有效的扩宽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11沿所述动力车厢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框架2的上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动力车厢100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02,所述动力车厢100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框架2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213,所述第一连接杆211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13之间。具体的,在曲线转弯时,动力车厢100转动后通过第一连接杆211能够拉动连接框架2快速转动,而实现后方连接的中间车厢200跟随转动;同时配合底部的导向轮13,以实现整体车厢以小半径完成转弯。其中,连接框架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214,所述连接框架2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转轴223,所述第二转轴223与所述第一转轴214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12与所述第一转轴214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22与所述第二转轴223铰接。另外,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一转轴214上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212,以实现连接框架2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杆212与中间车厢200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1还包括安装组件14,所述安装组件14包括轮座141、第一连杆142和第二连杆143,第一连杆142和第二连杆143铰接在一起,轮座14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142,导向轮13可转动的安装在轮座141上,第二连杆143与安装座11铰接。具体的,导向轮13沿着地面上的导轨行驶过程中,在导轨弯曲段,导向轮13带动轮座141转动以通过第一连杆142和第二连杆143铰拉动安装座11转动,这样,便可以在底部辅助连接框架2跟随动力车厢100同步转动,以更好的满足小半径曲线通过要求,并同时保证行驶的平稳可靠性。优选的,轮座141上还设置有轨道清障部件15,导向轮13沿着导轨行驶过程中,轨道清障部件15可以在前侧对导轨上的杂物进行清理,以确保导向轮13沿着导轨顺畅可靠的行驶。其中,所述轨道清障部件15可以采用常规的轨道清障装置,而为了降低制成成本,轨道清障部件15可以为清障滑块,所述清障滑块上开设有与导轨外部轮廓匹配的凹槽。清障滑块通过凹槽与导轨良好配合,在前行过程中,清障滑块能够清理导轨表面积两侧的杂物,以确保导向轮13与导轨良好的接触导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有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动力车厢、中间车厢和车厢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动力车厢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车厢通过所述车厢连接机构与所述中间车厢连接;

所述车厢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框架和导向装置,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接框架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组件,所述连接框架两侧的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座;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动力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以及铰接在所述中间车厢和所述连接框架之间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座、车轮和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所述车轮,所述安装座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轮,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减震气囊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动力车厢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动力车厢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动力车厢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框架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接框架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转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轮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一起,所述轮座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导向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轮座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安装座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上还设置有轨道清障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清障部件为清障滑块,所述清障滑块上开设有与导轨外部轮廓匹配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包括两个动力车厢、中间车厢和车厢连接机构,动力车厢通过车厢连接机构与中间车厢连接;车厢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框架和导向装置,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连杆组件,连接框架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组件,连接框架两侧的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座;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座、车轮和导向轮,安装座的上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减震气囊;连接框架设置在安装座上,减震气囊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实现缩小有轨电车的转弯半径以提高曲线通过能力,扩宽其使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刘持军;孙珉堂;周家林;王树才;粘世昌;陈源伟;肖云鹏;孙晓晨;盛文刚;李曙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4.30

技术公布日:.08.09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