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青州云门山石窟及石刻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青州云门山石窟及石刻

时间:2018-07-30 23:51:24

相关推荐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青州云门山石窟及石刻

青州访古记第1篇:云门山中的千年石窟与“中华第一寿”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早在两年前看《中国影像方志·山东青州篇》时心中就已默默种草,本月之初,终于安排全家前往一游。从石家庄到青州的距离不远不近,周末两天的行程,时间略显仓促,却也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由于回来后工作繁忙,更新一时停滞,直到今天才开始第一篇,话题与见闻虽有不少,也只能暂时从简,先确保四篇国保单位的顺利完成吧。

相传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青州,即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中载:“海岱惟青州”,这大概是关于九州划分和青州这一地名最早的记载了。不过直到汉代,“州”才真正成为行政区划,而我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熟悉,或许还是因为《三国演义》。汉末的州虽已增至十四个,但与古九州大体还算一脉相承,且是最高的行政层级,相当于今天的省,在地缘上产生的影响力总有几百年。只是南北朝开始滥置州郡,州的层级和地位自此大幅降低。

青州这个地名在近代曾一度被取消,直到1986年才恢复。其所涵盖的疆域,从上古的天下九州之一,到汉代的一“省”,到明清的一府(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再到如今的蕞尔一县(青州市乃县级市也),这可真是落差年年有,今年格外大啊!不过具体到县境,自汉以来却也都是上级机构(州、郡、路、府)的治所,可谓区域中心所在,千百年间的厚重积淀,自是不容小觑。云门山,正是青州一处菁华荟萃之地,旧时的青州八景,便以“云门拱壁”居首。

为了能多玩半天,我们坐的是周五(11月8日)晚上的夜车,周六凌晨5点就到青州了,到酒店略作休整后,即前往云门山。按照导航路线,常规的公交只能到达游客接待中心(在大明衡王城北面),到云门山售票处还有3公里路需步行,但其实是有旅游专线可乘坐(百度地图看起来母鸡),只是时间极难把握,上一辆刚走不久,一问下班车要等一小时,没办法只好打车了。

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分不清是晨雾耶还是雾霾耶?山门对面停车场那边有一片小树林,寒意早已将叶子渲染成明快的黄色,雾中见此,让人深感愉悦,遂兴致勃勃爬山去也。云门山自古为鲁中名山,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僧侣在山中修行,开窟造像,颇有规模。而云门山更为人乐道的,则是明代形成的“寿”文化。明朝衡王就藩于青州,嘉靖年间,王府中有位名叫周全的小吏颇擅书法,特作了一个“寿”字为衡王祝寿。因《诗经》中有“如南山之寿”的辞藻,遂镌刻于青州城南的云门山,正应了此意,衡王自是欢喜。回来后我查阅史料,这位衡王乃是衡庄王朱厚燆,从他封王的年份推算,大概是活了六十岁左右,这在当年也算可以了。

此“寿”字通高7.5米,如今号称“中华第一寿”,当年也许从很远就能望见,不过现在是不行了。登山路上与它相关的本有山脚的观寿亭和半山腰的望寿阁,因为植被变得太茂密,前者只能观松,后者也只能看到“寿”字上面的一半。由于它的存在,此后四百余年,云门山逐渐成为人们前来祈福拜寿的圣地,毕竟,除非脑瓜不太正常的,长寿还是人人喜欢。亦有说成语“寿比南山”也是发源于此,虽然《诗经》中所说的南山显然不是指云门山,但有学者考证说这成语是在明清之际才广泛出现,上述说法也确有其可能。

“寿”字位于山阴,其左手边不远是云门洞,到这就已经快到山顶了。云门山很矮,海拔只有421米,过洞发现这段山体也很薄,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或许有些奇趣。不过此洞并非天然形成的,洞口处附了传说一则,其实这也只是传说之一而已,说是秦始皇东巡时为压制齐地王气而开凿。我向来认为传说(尤其是近乎神怪的)不靠谱,虽然很多时候,传说看起来比史实更吸引人一些。关于云门洞,相关学者们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认为,此洞唐代时是供僧人歇宿的僧房窟,到了宋代才由寺僧守忠组织大量人力将其贯通。现实,是否略显骨感呢?

穿过云门洞便是山阳,从左手边台阶可登上大云顶,右手边前行即上文曾提及的石窟。这些石窟始凿于北齐,此后绵延二百余年,直到唐武宗灭佛时才戛然而止。1936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青州驼山、云门山考察,彼时云门山石窟造像虽已残破,但梁先生对它们的评价甚至更高于宏伟的驼山石窟,认为它们“可称隋代最精作品”。只可惜文X期间云门山石窟再遭严重破坏,如今难言美感仅剩沧桑,比之梁先生当年所见,又是残破上的残破了。

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境遇,云门山中的遗迹直到才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也只是与第三批的驼山石窟合并,应不算单独立项。其文保子项名为“云门山石窟及石刻”,很明显不仅是这些隋唐石窟造像,诸如明代“寿”字、雪蓑道人的墨宝和其他古代石刻也均纳入了范畴。

大云顶上云雾缭绕,不远处的驼山只是隐约可见。大概是在云门山山腰的位置,有一条索道延伸过去贯通两山,线路之长让人咂舌,但似乎已无力维持运营了。出于时间考虑,驼山我们这次也未再前往。登临东阆风亭,我不禁有些意气勃发,在怀抱熟睡的闺女下山时,随口吟诗一首。诗曰:风催秋叶落,雾锁云门间。行路问松柏,谁可寿南山?

人终究是不能寿比南山的,唯能借此人杰地灵之气,祈愿人长久。顺便的,如能有机会多去饱览祖国山川,那也是更好的。

前文链接: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李氏家族旧宅(李鸿章故居)

静思斋 于岳

11月22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