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制作工艺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制作工艺特点

时间:2020-02-25 02:59:54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服饰 制作工艺特点

本文乃作者翟姚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是精湛的手工艺术,其中反映出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人的浓厚之爱。一件服装从布的纺织到以布制衣,再到装饰等这一系列过程全部手工完成,他们很早就熟练掌握了各种织布、印染、装饰等手工艺。

《后汉书●南蛮传》中就这样描述过:“织渍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云南少数民族对服饰的整体上色常通过“染”来实现,他们传统染色的原料几乎都是从自然中取得,时至今日仍被沿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就有记载,早在3 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来进行布料染色,如树皮、树根、叶、果、花卉、朱砂、石青、墨鱼汁等,在周朝就设有专门管理服饰染色的官员,称为“染人”。中国传统“五色”常常从蓝草、茜草、栀子、五倍子等植物中得出,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整体底色则常常以蓝色、黑色、白色为主。如以蓝为底色的服饰,它通过从蓝草中提取蓝色来实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提及:“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勤劳的云南少数民族民众常常自己种植靛草,这种植物易种易得,采集来放到缸中煮泡并静置一段时间让其发酵后便可作“染”,其色纯正,色牢度较好。“染”除了对服装面料整体上色外,还包括对服饰的染色装饰,蜡染和扎染就成为特色。

传统染色

如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苗族、彝族常常用蜡染、扎染等手工艺来装饰服装,现今云南大理白族扎染已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与扎染都是通过防染形式来构成服装图案肌理的,它们的制作过程不一样。 传统蜡染常常以蜂蜡或枫树胶为防染剂,在需要绘制图案的地方涂上,也叫“封蜡”,当布浸入色缸中,有蜡之处就将颜色阻隔,之后用热水将蜡煮去就露出与染色不同的白色底,它就构成了图案。在上蜡浸色时,由于手工封蜡不均匀或不稳固导致蜡会裂开,会有色渍浸人图案中,这样就形成了特别的裂缝肌理,常将此称为“冰裂纹”,这是蜡染工艺特有的效果。和蜡染一样, 扎染也是通过防染来制作图案,但是,它是在布料上进行捆扎来实现。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

根据事先在脑中勾勒的图案纹样,人们用结实的棉线在需要出现图案的地方进行捆绑、缝制,以此形成阻染,然后放人染料中上色,由于扎染不像蜡染那样有封蜡,所以为了上色效果更好,常常通过在色料中翻煮的形式来给布料染色,一般煮的时间越长其染色效果就越好。染好后需要对色布进行反复清洗,将染料过滤干净,最后将布料上拥扎部分解开,图案纹样就呈现出来了。由于手工捆绑,拥绑边缘处会有颜色的渗入,因此其图案边缘就会形成一定的渐变色感,和蜡染的“冰裂纹”一样,也非常有特色。整体上,精细复杂的图案常常用蜡染来完成,而粗犷简约的图案常常用扎染来完成,但实际上云南少数民族人们常常会将两种风格纹样同时用在一件服饰上,以此来增强风格变化,丰富视觉感受。

蜡染

一件衣服就是一个“信息库”,人们仅通过印染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中刺绣手工艺必不可少。刺绣是传统手工工艺珍宝,《尚书》记录: 4500年前就有“衣画面裳绣的规定”,它的鲜艳色彩弥补了印染色彩单一的缺憾,具有鲜明特色,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撒尼刺绣已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少数民族女孩们从小就要学习针线活,常常由老一代传给年轻一代,代代传承,女孩们以练就熟练刺绣手工和做出精美刺绣装饰为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展现她们的勤劳和聪慧。服饰中的刺绣工艺有平绣、挑花绣、贴绣、结绣等。平绣运用最广,也称为“平针缝”,线依据图形并排排列,针法较为简单;挑花绣则和现今流行的十字绣相似,线以:十字交叉形式排列,然后通过十字来构成图案,常给人一种几何抽象的纹样感 ;贴花绣运用也较多,人们用色布剪花样,并将其贴附于面料,对花样进行锁边钉固,有些贴花布与底层面料间还进行棉等纤维的填充,使其具有立体感。

云南石林彝族

云南傣族也流行贴花绣,但其花样一般用纸来剪成,同时最具特色的是他们将剪纸贴于服装后其刺绣则以平缝形式走针,最终将纸样缝盖住使得图案纹样同样具有立体感。虽然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以女性艺术为主体,但男性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们常常参与到服饰的设计制作中,为女性在制作服饰时提供协助。如他们外出进行农作、狩猎活动时,为家里女性收集来各种服饰装饰材料,如贝壳、动物齿骨、草果等,男女们通过服饰相互传递爱和关怀,甚至有些还成为爱情的象征,这将服饰艺术的价值又提升了一个层面。银饰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一个重要表现元素,它常常和刺绣一起营造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精美效果。如果说印染刺绣代表着女性的手工艺术,那么银饰品就为男性手工艺术,他们用耐心和高超技巧一起构成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美丽特色。

云南傣族

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银饰的设计和制作就常常由男子来完成,在很多村寨中都有专门的银匠师傅,据说这种工艺只传男不传女,他们的技艺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制作银饰时,银匠们常常先做银片,银片有各种造型,如方形、圆形、如意形等,然后将银片放人事先制好的图案模子中进行挤压,以此形成纹样雏形,接着在树胶制成的垫块上对银片进行錾图和图样整理,期间要反复对银片进行加温软化,以便塑形。当图案纹样成型后,银片还要根据设计要求与其他已经成型的银片焊接拼合,最后再经过酸洗、打磨、上光等过程才算结束。整个银饰制作过程复杂,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进行不断重复的整理,常常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服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