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读整本书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读整本书

时间:2019-02-07 02:13:30

相关推荐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读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何以必要?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语文学科教学)》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构建了阅读战略,从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等方面均作了相当高位的筹划。主要内容如下。

(1)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指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上乘作品。

(2)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作品的特点,为学生确定共同阅读的书籍。通过集体共读,采取分布式教学指导方式,使得整本书阅读成为班级这个特殊团体共同的学习活动,创设浓厚的读书交流的氛围,使得学生之间相互成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资源。

(3)立足学生发展需要,站在学生立场上,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整本书学习任务,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自读、学生互读等读活动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4)在指导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还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朗读、表演、论辩、读书会等,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

构建阅读战略何以如此重要?因为我们对教学的思考往往缺少类似的战略思维。我们往往以为教学不过是形而下的若干操作规则,因此,总不免痴迷于些雕虫小技,停滞在“术”的层级上,始终无法超越。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于运用“垂直型”思维方式。这类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从一个起点出发,不断深入下去。垂直思考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但是,垂直思考者也有一大弱点:只管过程,不问起点,埋头拉车,不看道路。可怕的是,如果我们思考的起点本身就有问题,本身就经不起推敲,那么我们据此所作的一切思考都将亳无意义。如果一个思考者所选择的那个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而他居然还不断地“垂直”下去,他就与寓言中那个“南辕北辙”的先生没有区别了他“垂直”得越厉害,他离真理就越远。

战略思维则可以摒弃这一弊端。

战略思维具有哲学特质,它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对一切事物的前提进行批判,黑格尔把这种批判形象地比喻为“清理地基”。在哲学视角下,一切前提都不是必然的,都应该进行追问与批判:为什么选择这个点作为思考的起点?这个点适合作为起点吗?是否还有更恰当的点?

哲学思维首先是一种水平的横向思维:在思维开始之前,不会草率深入而是先对若干起点作一番比较鉴别,通过一系列的横向比较、分析、判断,最后才确定研究起点。这是一种决策,是一种战略上的审慎与智慧。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将对整本书阅读作一番战略层级的思考。

近年来,学界对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意义以及策略等层面的思考已经较为深入,但是这些思考多半是研究者运用思辨演绎方式所获得的结论。整本书阅读则希望以叙述若干具体鲜活的整本书阅读案例为我们思考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对整本书阅读作一番战略思考。

因为个案往往蕴含本质,滴水亦可折射太阳之光辉。

为什么需要阅读整本书?

生活实际需要

经验告诉我们,生活中固然常常阅读单篇文章,但也离不开整本书阅读。

日常休闲,人们免不了要阅读小说、传记、连载故事,这些多半是一些大部头长篇读物。为了工作,人们更需要经常阅读整本书。语文教育,自然要满足生活与工作需要,将整本书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阅读一整本书,特别是又长又难读的一本书,通常要比阅读一篇文章要困难得多,阅读过程中读者付出的智力、精力以及时间也都要多得多。当然,读者的收获通常也会大得多。整本书阅读,更有利于培养我们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我们可以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知识内容,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体验或认知,可以养成比较全面的阅读能力……

为什么需要阅读整本书?对于这一问题,我有如下思考与回答。

1.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基

1941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文中明确提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他认为,如果以整本书作教材,那么,在中学阶段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和习惯;读整本书还可以进行各种文体知识的研讨及文体阅读的训练;读整本书,学生更加专一,阅读效果更好。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上海着名的段力佩校长在育オ中学进行了极为大胆的教学改革。他把《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经典名着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至于语文课本,学生只用一学期的三分之一略多一些的时间完成,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读整本《西游记》《红楼梦》等,如初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就是一部《红楼梦》。事实证明,这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相当大的提升。可见,整本书阅读确实是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利器。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最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高中语文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整本书阅读”作了有关要求。这意味着“整本书阅读”不再是教师个人行为,而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存在。

2.整本书阅读是中国古人的常态阅读

我国古代读书人的阅读基本上都是整本书阅读。

我国古代,儿童入学发蒙之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纲鉴易知录》,由小册子到大部头,越来越具有书的味道。等到进一步拓展开后,学生所阅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无一不是整本书;《庄子》《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诸子着作也是如此;《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些皇皇历史巨着当然是学子必读之书;《花间集》《漱玉集》《白氏长庆集》《西厢记》《牡丹亭》《三国演义》《红楼梦》也无一不是整本书。可以说,中国古代学子的主要读物多是整本书而非单篇文章。

3.当代社会需要整本书阅读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各类文摘、碎片化信息、关键词组合,我们的心灵几平成为没有“景深”的画面,我们几乎变成只有长度与宽度而没有深度的“平面人”。在这样一个“快餐化”时代,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段落超过20行,我们就迫不及待要跳过;文档超过10页,我们就没有耐心看下去。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极多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外,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于是,我们尤应呼唤“整本书阅读”。

我们并不排斥快餐式阅读。但我们深信,精神的发育不能只依靠碎片化、浏览式的浅阅读。我们需要有深度、厚度与高度的阅读,零敲碎打注定难以收获思想的甘霖,只有通过整本书阅读才可能约略窥见精神思想之堂奥。愿意并且能够阅读整本书,是一个读书人必要的姿态与能力。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精神成长需要

语文教师开展“整本书读”活动,固然与最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的相关规定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整本书阅读,能够培育每一个读者精神世界的“景深”。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价值可能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的那样:整本书阅读丰富着我们,也界定了我们。整本书阅读对人的影响不是细节性的,简单地说,读整本书(尤其读整本经典着作)就相当于软件升级。每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升级,你不想死机,那就得读。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书是很难读的,要啃。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知识的局限、智力的局限、思维模式的局限。对我这样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人来说,《时间简史》虽然是一本科普书,但它依然是一本天书,康德也是一样。你说我读霍金或康德能获得什么呢?就知识这个层面来说,几乎没有收获。但是,这样的阅读有价值,它反过来可以帮助我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哦,我的这个思维是原来文学的思维,是小说的思维,不是哲学的。用拉康的说法,康德就是我的镜子,虽然我不知道镜子的光学原理,但是,我看到了我自己,认识了我自己,这个作用还是蛮大的。认识自己从来都不容易,读的价值就在这里,它不只是丰富我们,也在界定我们。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如果你遇上ー个陌生人,他想和你搭讪,你只要请他报出5本书的书名,你大致上就可以知道这家伙是个什么人了。

一个人精神的发育需要阅读整本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经典阅读史。他阅读的范围有多辽阔,他思想的领域就有多辽阔。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精神健康而丰富,那么我们必须阅读;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精神美好而高尚,那么我们必须阅读全本经典。人类思想的精髓,存在于经典之中。

丰富的心灵、博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是每一个时代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而这些基本素养,通常都蕴含在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经典着作当中。当然,经典通常不是浅阅读能够得其真味的,这时,我们就需要“硬着头皮啃”的深阅读,当然,这样的深度阅读并不排斥“浏览式”的浅阅读,而是与之作无缝对接,互补共生。

自古以来,凡有成就者都曾经浸淫于经典的无限魅力之中。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在其《萨特自述》中曾经如此感慨:“我既没有在地上和过泥巴,也没有上树去掏过鸟窝,我从没有采集过花草,也没有拿石头朝小鸟扔去。书本就是我的鸟和我的鸟窝,是我的宠物,是我的马儿,是我的同伴;这图书室就是一个镜子般的世界,从中我可以看到一切;它有这一世界的无穷奥秘、变化和不可预见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