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为“表忠心”而丢卿卿性命的朝代

为“表忠心”而丢卿卿性命的朝代

时间:2022-09-02 19:28:36

相关推荐

为“表忠心”而丢卿卿性命的朝代

来源:萧家老大新浪博客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表忠心”曾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千百年来,总有一尊被称为“皇帝”的神,高踞在芸芸众生的头顶,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人们要想获得安宁,就必须不停地向这尊神顶礼膜拜唱赞歌,表示自己对神的忠心。最近的一次“表忠心”,出现在若干年前荒唐的十年浩劫中,“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把国人折腾得够呛。所谓“表忠心”,无非是把灵魂卖给一个象征着“伟大”的神话,以换取自己的人身安全。当然,事情往往也会出现例外,想以灵魂换安全,有时换来的却是危险,有清一朝就是这样一个朝代。譬如,乾隆年间的“草根诗人”王肇基,就在“表忠心”这件事情上发生了意外,糊里糊涂地把卿卿的性命给“表”丢了。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秋,山西巡抚阿思哈向乾隆皇帝打了个报告,说从直隶移居山西介休县(隶属汾州)的王肇基,跑到汾州府同知图桑阿的衙门,呈献了一批恭贺皇太后万寿无疆的诗联,但这些诗联文笔不太好,除了“语句错杂无伦”外,还有若干“毁谤圣贤,狂妄悖逆”的地方,像是一个神经病写的。

恰好此前不久,有人假冒工部尚书孙嘉淦的名义,写了一封炮轰乾隆种种罪状的万言书,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抄(史称“伪孙嘉淦奏稿案”),乾隆正气得头昏脑涨。所以,他一接到阿思哈的报告,就立马作出批示,责令山西地方官员提高政治敏锐性,彻查王肇基其人其事,看他和“山寨孙嘉淦”是不是一伙的。

阿思哈接到皇帝的最高指示后,当然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动用一切刑讯逼供手段,很快就把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至于王肇基的诗联具体写了些什么,是不是真的的“错杂无伦”,现己无从稽考。但从《清代文字狱档》收录的相关奏折和谕旨来看,案件的来龙去脉还是很清晰的。据王肇基供称:“我献诗恭祝皇太后万寿,不过尽我小民之心,欲求皇上喜欢的意思,并无别事”,“如今是尧舜之世,我何敢有一字讪谤,实系我一腔忠心,要求皇帝用我,故此将心里想着的事写成一篇来呈献的,至于论那孔孟、程朱的话亦不过要显我才学的意思”。在王肇基“表忠心”的文章中,除了有歌功颂德的献媚诗联外,还有他对时局发表的一些看法。据他交待,他的时事知识“都是他在各处当长随时,从京报上看来的”,或是“说闲话听来的”,“只求代我进了此书,我就有官做”。由此可见,王肇基并非冒牌孙嘉淦的“党羽”,纯粹是一个向当局“表忠心”求晋身的“民间诗人”,充其量是一个想通过“歌德文学”谋个一官半职,过一把官瘾的“投机分子”。其实,乾隆在南巡期间,曾经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组织“进献诗赋”的读书人参加考试,授予官职,譬如:戴逸、李文海等人就是如此(《清通鉴》记载)。那么,王肇基所做的“官梦”,说到底,仍然属于积极响应皇帝号召“进献诗赋”的“表忠心”之举。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王肇基的“表忠心”行为,不但没有受到当局的赞许,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阿思哈在上呈乾隆的奏折中写道:“查其诗联字句虽属俚鄙不堪,尚有颂扬之意,至续后所叙妄议国家事务,指斥文武大臣,毁谤圣贤,肆其狂吠,悖谬之极。”“据此呓语胡供妄想做官形状,及诗字内错乱无文,语多荒诞,似属病患疯癫之人,但借名献诗逞其狂悖,罪不容逭。”乾隆看过奏折后,写了一句朱批:“知道了,竟是疯人而己。”随即又下了一道谕旨,传谕阿思哈将王肇基“立毙杖下,俾愚众知所炯戒。”原来乾隆杀王肇基的逻辑就是:就算他是个疯子,也要立刻杖毙他,这是给那些“借名献诗逞其狂悖”的愚民一个警戒。这就叫“杀一儆百”或是俗话说的“杀鸡给猴子看”。

顺便说一句,现在有那么一些人,言必称“盛世”,左一个“康乾盛世”,右一个“乾隆大帝”。草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钳制舆论,镇压民意,“文字狱”层出不穷,连“表忠心”都会表丢了性命,甚至连疯子都会不放过的世道,难道就真的可以称之为“盛世”吗?难道就真的那么值得向往和颂扬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