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论语》求知|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瘦哉

《论语》求知|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瘦哉

时间:2022-08-23 12:00:19

相关推荐

《论语》求知|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瘦哉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孔子像

【注释】

(1)所以:钱穆先生释: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

杨伯峻先生释:“以”字可以当“用”讲,也可以当“与”讲。如果解释为“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复,因此我把它解释为“与”,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谁以易之”的“以”同义。有人说“以犹为也”。“视其所以”即《大戴礼 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为”,也通。

(2)所由:钱穆先生释: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捷径,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

杨伯峻先生释:“由”,“由此行”的意思。《学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径”,《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从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来译述。

(3)所安:钱穆先生释: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

杨伯峻先生释:“安”就是《阳货篇第十七》孔子对宰予说的“女安,则为之”的“安”。一个人未尝不错做一两件坏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则不失为好人。因之译文多说了几句。

(4)人焉廋哉:音sōu,钱穆先生释:廋,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隐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

杨伯峻先生释:焉,何处;廋,隐藏,藏匿。这句话机械地翻译,便是:“这个人到哪里去隐藏呢?”《史记 魏世家》述说李克的观人方法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虽较具体,却无此深刻。

钱穆先生

【译文】

杨伯峻先生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钱穆先生试译: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陈晓芬译文:孔子说:“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做事的动机依据,了解他的心情安乐与否。这样,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求知】

孔子说:“考察他做事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法,再观察他最乐于做哪些事。这样,这个人还能到哪里去藏呢?这个人还能到哪里去藏呢?

这是孔子所教导的考察一个人的方法。由动机考察一个人的志向和报负,由做事方法考察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由其最热衷的事情来考察一个人的情趣高雅与否。志向、能力和情趣,就可以囊括一个人的全部内涵。所以,孔子说考察了一个人的这些方面,这个人就已经“暴露”无疑了。

为学、交友,学会观察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孔子在几千年前讲所讲授的观人法,在今天看来仍旧不过时。钱穆先生说: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自省,使己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至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人?

【参考文献】

杨伯峻 《论语译注》

钱 穆 《论语新解》

陈晓芬 《论语译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